标签:
杂谈 |
分类: 投资理财 |
而要做好投资者教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投资的好坏评价一直不是容易的事情,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收益可能是唯一的因素,而投资学告诉我们,投资的好坏至少需要收益、风险、时间三个视角来进行分析,单从任何一个视角或两个视角来看待投资都容易产生偏颇。但是,一般的判断往往不会来自于三个视角,因为其平衡起来过于困难,使我们的结论不够清晰,人们往往用某个时期的收益数据作为判断的标准,这样简明而有吸引力。风险与收益合到一起,让我们的判断变得困难,同时,这种完全数学化的判断与个人的感知又相差深远,就是做出了数据,也是如此的冷冰冰,与投资带给人们的那种激昂的感受完全不同,如何能够打动人或者说明问题呢。所以虽然投资组合理论已经出来了那么多年,作为普通投资人依然难以在真实决策时依靠这个指标。而这种科学的视角的确又是投资者教育的起点。
视角才是开始,为得到描述投资事实的数据,必须进行长期、多维的数据分析。这种分析又与人的本性相差许多。
在现实的研究中,人们往往是有了一个结论,然后再去找数据来证实这个结论,这样会提高研究的效率。投资中的研究更是如此。
投资市场中的一个现象引发了研究者的关注:指数基金最近大卖,并且媒体上一片对指数基金的褒扬之声,作一个课题研究一下吧。于是发现:过去一半年间,指数基金表现优异,不止战胜了基金指数,并且所有的指数基金业绩都名列前茅,正是与市场上最流行、最热门的观点一致,而研究者又多了几个数据证据证实了这样的结果,可见这个结论是无比正确的了,研究到此也就满足了研究者对结论的信任,又获得了相同感受的投资人的一片赞同,皆大欢喜的成果。
倘若多几个年份呢?倘若多几个周期呢?倘若看看风险呢?结论就会正好相反。但是多了这几样,结论就不再确定、也不再是当期热点而吸人眼球、也不再有许多粉丝的捧场、甚至与大众观点相悖而遭人驳斥,而投入是几何级的,就可谓是一个无太多正效应的研究了,为什么要继续做呢?当然也就没有什么人愿意做了。
在不确定的市场里,什么情况都会发生,尽管可能只是5%的概率,但是依然会发生。也就是这个原因,要做好投资者教育的工作,一定要从多个时间长度、多个期间、多个市场条件、多个视角来进行分析,从最后的概率情况来得出结论,而绝不可以把曾经发生过的就当做一个结论提供给大众,因为小概率事件一样会发生,而用小概率事件作为投资者教育的情景,就丧失了投资者教育的意义——理性、真实的让投资人了解投资世界。
从科学的视角,再根据长期多维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如何告知大众,是投资者教育成功与否的另一个重要要素。概率是不太符合人类大脑的决策需求的,难以让投资人理解、并落实在决策中的。如何能够提高这些有效结论对大众决策的影响呢?这就需要准确精炼的理念。需要简单的、准确的一些词汇,这些词汇虽然不能100%的准确与正确,但是,这些词汇容易传播、容易记忆、容易理解、容易在决策中真实应用。这些词汇就是一种帮助投资人进行启发式判断的工具性词汇,当投资人采用这些词汇进行决策时,他就不再是非理性的决策,而是使用了在不确定的市场中的一些相对正确的简单策略,是一种相对理性的简单、聪明、快速的决策了。
在基金投资中,这些词汇包括了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资产配置、定投等一系列相对正确的投资策略,虽然每个投资人对其理解都未必全面,但是,逐渐的、更深入的理解这些策略真正的含义、最佳应用范围与环境、正确的概率、难以避免的风险、应用决策中的感知与困难等内容,会让投资人愈发走向理性决策的状态,尽管可能永远达不到绝对理性,但每一部的前进都对投资者有着重要的价值。
有了这些词汇之后,让这些词汇能够深入投资人的心中,还需要生动引人的描述。
数字总是枯燥的,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安静阅读满是数字读物的人是愈来愈少了。科学的视角、多维的分析、精准的理念,如果没有生动的描述,就无法让大众理解、让大众接受,就只是阳春白雪而已,起不到对投资者教育的最终结果:让投资人根据其决策,以此提高投资回报的收益与概率,改善投资体验。
生动的描述往往受到专业者的鄙视,因为要生动就必须是从投资者的阅读爱好出发,难免视角大众、方法娱乐、案例代表性强而全面性若、解读针对性强而完整性弱,从某些专业角度来看偏颇难免、有时甚而有世俗之感,但只要它对投资人记忆、理解、传播有好处,就应当承认它作为传播的价值,而不应当只以其专业程度来判断其价值。而担心的应当是它是否在帮助投资人正确的理解那些相对正确的策略,这个策略是否有合适的视角、足够的分析来支持,它是否在推进投资人理解上起到了正向的作用。而生动引人的描述本身就是传播专业性的表现。
生动的描述与对投资人情绪的激发是不同的。生动的描述只是在激发投资人的阅读感受,而其核心是来源于视角、方法下的代表性词汇,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客户而采取的阅读理解方面的迎合。而很多人,是用迎合客户的视角与方法而找出来的结论,以此作为激发投资人情绪的方式来“实施投资者教育”,这就只是迎合,而非引导,这只是为了营销刺激而为,而非为了投资者教育而为了。
投资者教育,至少要从视角、分析方法、代表性词汇、传播方法四个方面来考虑,才能够使投资者教育以投资专业为出发点,以市场现实为基础,在深入投资者感知深入的过程中,运用决策、传播的专业性,提高深入的效率与效果,有效达成投资者教育的目的。这样的一个过程才构成一个有效达成投资者教育目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