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投资理财 |
投资者教育已经做了很多年,有电视的、印刷品的、网络的、面对面宣讲的,方式繁多,做者也甚多,但什么是投资者教育的核心呢?为什么只有投资才有这个问题呢?
要说是新事物所以需要做教育,似乎并不能自圆其说。IT发展迅速,太多的新业务大众无法了解,但似乎从没有提出过网民教育;手机功能更是日新月异,却也只见做广告,从没有使用者教育一说,所以,投资者教育似乎并不是因为市场作为新业务而必须做的。如果不是因为基金、证券市场是新事物而需要做投资者教育,那么,现在投资者教育中主要讲述的那些基础知识,比如:什么是分红、什么是基金等等,其实就不是投资者教育最本质的内容,而是为了让投资者明白他们所投资的产品的知识普及,这种知识普及可以算是投资者教育中的一个部分,就如同手机厂商大力宣传的新产品、新业务一样,只是让客户了解其功能的一个手段。
由此看来,现在的投资者教育的主要内容其实只是为让投资人明白他们所投资的产品而做的基础教育,与一般商品的知识普及相似,而并不是作为投资品的特别特质而特别进行的教育活动。想到此,当初对证监会要求基金公司出钱做投资者教育的宣传的做法就感到理所应当了,这只是行业情况推广的一个形式而已。
而投资者教育在全球似乎都存在,而且都显得那么重要,那么投资者教育的更重要的部分、或者说必须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呢?
如果投资能够有一个确定的结果,本身是不需要投资者教育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很理性,都可以精准的用统计概率来看待问题,那么投资者也是不需要的;如果每个投资人都能通过市场涨跌的洗礼后,坦然的看待市场的涨涨跌跌,那么投资者教育也就不再需要了。投资之所有需要投资者教育正是因为投资唯一的特征是它的不确定性,是因为对所有过去的状况的了解都无法使未来的预测正确,正是因为每个人在其中的感受并不因为他的经历而就会走向正确,所以,才需要投资者教育,需要不断的调整投资人的情绪,激情的时候冷静、恐惧的时候安定,而这种对投资人情绪的调整与相关者的利益都有所冲突:面对不确定的市场,客户的买卖行为只有情绪的驱动才能顺利实现,让客户的冷静意味着很多从业者收益的降低,同时,也不符合客户的情感需求,总是“忠言逆耳利于行”,谏臣之所以受人爱戴,恐怕正是因为其稀少。作为普通人,有多少人愿意逆自己的利益,逆客户的情感需求而为呢?
而这恐怕正是投资者教育的最核心的含义之所在。
面对不确定的市场,没有愉悦的气氛,恐怕难有决策的决心,悲观之下,不止信息的吸收是悲观的,对信息的处理也是严谨的,而市场的不确定性往往使信息处理到最后难以权衡,如果没有必须的压力,加上悲观的信息收集,恐怕最后只有停手,这恐怕也是为什么在有价值的市场、在冷淡的市场下,新投资人难以进入,老投资人亦停步不前。
愉悦的气氛来自于市场的上涨,也会来自于营销者的塑造。而市场上涨引出的愉悦或营销者塑造出的愉悦都是激发了客户的情绪,在激发这种情绪的过程中,理性就成为了敌人而不是朋友,从这个角度上看,即便对于基金公司这个客户理性的受益者而言,在其营销的过程中,投资者教育的理性也往往是其营销效果的敌人而不是朋友,就更不要提以客户的交易为核心利润来源的销售者了。
所以,投资者教育从其相关者的动机来讲,就是一个困难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