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与人生

(2010-02-03 10:25:01)
标签:

杂谈

分类: 投资理财

投资似如人生,没有那个决定会一定好、一直好。学习重要,但今天的《阿凡达》似乎更加美好,还有明天的《达凡阿》在等着。有的人可以选择一直在海边打鱼,享受阳光、沙滩及无尽的闲暇;而有人则选择奔波、辛苦、开动脑筋、服务客户,而最终目的也只是为了在人生的某些阶段,可以享受阳光、沙滩、及难得的闲暇。同样的追求却可以选完全不同的道路。

投资亦不似人生,虽然体验都改变着每一个人。从人性上看,无论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恶论”,最终,经过多年的磨练滞后,人都走向了“成熟”与“善恶相间”,儿童、少年、青年、老年的决策行为都有其共性,就是人生体验后的共性。而投资虽然都有无知、略知、熟知的变化,而结果却会大相径庭。有些人成为“老股民”,自诩精通投资经,每日关注、进出,而战胜市场者似乎并不是多数;有些人成为“避投资不谈”者,虽曾涉及,却终对市场恐惧,避之不及;还有些成为“幸福基金投资人”,一点点关注,终于获得超过市场的回报。经历相似,结果却难以找到重合之处。

投资与人生全然不同。人生幸福更多的由个人感受而成。开上小车,有人倍感幸福,终于成为有车一族,有人愤愤,路堵、费高,买了车却还不如乘地铁。在人生中,幸福的感受只是源于每个人的体验积累,与财富的关联远没有想象的为高。投资却不同,虽然每个人都在做着似乎理性的决定,但投资终是有衡量准则的,那就是未来的财富数据。虽然频繁的获利交易让投资人倍感投资乐趣与成就,但长期下来,牛市频繁交易与熊市一拿到底的实际行为,最终使投资者获利少甚多,一旦过去,市场时机一去不回、时间亦无法再来。为了感到赚钱的乐趣,最终可能丧失了宝贵的盈利的机会。

这种乐趣就如同一种消费了。我们消费了获利的市场机会,消费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少赚了甚多。这种消费更像是娱乐的消费,仿佛看了一场演出,远远的望着自己的心中之星,一起放声、一起摇摆,得到的只是那一刻的愉悦体验;这消费还不如购物的消费,好歹留下了物品,也不似服务性消费,好歹被人“伺候”了一下。这种娱乐的消费还花费甚高,一般我们的整体投资规模都是以自己的年收的几倍为级别,少赚10%,就是消费了一个月以上的薪酬,累计上复利,这种会伴随终生的消费,最终会构成人生后期的财务之痛痒。

 

收益

AAA

BAA

XB

YAAA

XAAA

YBAA

从效用的结果来看,2次决策每次获得10%的回报,比一次获得21%的回报更加让我们愉悦,XA10%,XB也是10%,如果未曾调整,快乐的效果只有YA,而经过再一次交易,快乐的效果就达到了YB,几乎是YA的一倍的愉悦。对于追求人生幸福体验的人来讲,这是无法克制的幸福体验追求。而这种追求,倘若并不影响长期收益,也真的是值得追求的幸福感受。但结果往往并不会尽如人意。2次购买期间的时间机会有可能过去,下跌之后的长期持有将是必然。最终的结果是牛市的频繁交易与熊市的一拿到底相结合,最终难以获得产品或市场的回报,只是获得了更好的投资成就感觉。这种决策只是个人情绪的“娱乐性决策”而已。

能够分辨出那些是理性的决策,那些是满足个人情绪的“娱乐性决策”吗?恐怕过于困难,因为决策就是感性的,如果没有必要的环境约束、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处理、如果没有足够的经验能够处理,恐怕连理性到底是什么都难以区分出来,只知道这种影响是情绪的影响,但情绪影响有多大,那些是理性分析的结论都找不出来,何况做出理性决策了。

从投资人的角度,要想避免“娱乐性决策”引发的后果,就是一定要建立核心组合,按照规范的纪律进行投资:选择长期业绩良好的产品、选择让自己信任的管理人、按季度观察、年度进行调整,至少以三年为周期进行回报的评估。如果想要增加获利的机会,享受更多赚钱的乐趣、成就的感受,就构建一个外围组合,选择自己看重的产品、自己选择交易的时间与方法。外围组合中的产品业绩一定会有超过核心组合中的产品业绩的时候,个人选择的交易时间与方法一定也会有比年度调整更优的概率,但不要着急,面对不确定的市场,面对过去业绩不代表未来的基金产品,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一次、几次的成功都不能代表持续的成功。如果投资人着急,可以把外围组合的比例做到80%,核心组合只做20%。投资到3年,整体计算下来,再看看那个收益更高才能够说明那个更好。

在外围组合的业绩思考中,一定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要把一个产品的阶段性成功思考时扩大化,而一定要从整个外围组合的定期回报来看待收益问题;一个股票获利并不难,难的是每只都获利;一个时期的投资获利也不难,难的是总能获利;一个阶段战胜市场并不难,难的是持续战胜市场。而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扩大自己的投资成功故事、回避投资的损失,这种让我们在相同状态下有更好的幸福感知的状态,可以算是人类在恶劣环境中的进化成果。但当我们用这种状态来思考投资决策的获胜概率时,他就是我们决策的敌人,因为它最终会让我们损失投资回报。

投资会与人生愈发相伴相随,投资可以算是人生的一个特定环境:一切皆由自己决定。没有老板监督,没有父母管束,只是随心、只是随意、只是随情。赚钱求一快乐,赔钱得一忘却,本就是皆由心生。

如果没有未来的财务压力,投资就只是一场游戏,胜负皆可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可惜,投资是未来的生活基石,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所以,投资就必须理性,如果身在其中不能理性就只能采取主动隔离,如同海地的地震远不如汶川地震对我们的刺激,更远不如对汶川人的刺激一样,物理的隔离使我们少了很多悲情,这也算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方式。为自己塑造情绪隔离的环境,建立纪律,可能是理性存在的最重要的基础。

人生需要增加幸福的体验,而投资则要减少情绪的喧闹。这也是他们最难割舍、互相交融的现实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