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引导还是迎合——这在投资者教育中也是一个问题

(2009-11-19 16:29:09)
标签:

杂谈

分类: 投资理财

                                                                                                                                        

客户能够获得较好投资回报的决策,一定是在理性的状态下做出的。但决策——尤其是不确定下的决策行为,唯有感性才易促发。是引导客户成为理性投资人?还是迎合客户的情感,推进他们想做的决策,对一个有责任感的投资营销人员来讲,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但就投资者教育而言,需要的也不止是理性。因为理性难以被客户关注、让客户理解,就更不要谈吸收了。生动引人的描述才有可能吸引客户的眼球。让客户能够享受在描述中,才能够使理性为大众所认知、所接受。所以,投资者教育也需要迎合客户的习惯,以感性来吸引投资者。只是如果只有生动引人的描述,就成为了忽悠。在不确定的市场,一切谬误都能成真,生动的故事带出的很可能是偶尔的真实,如同猩猩也有可能战胜专业投资人一样,虽然获胜,猩猩也还是猩猩,依然没人会把自己的投资交给猩猩。所以生动的描述虽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更基础的是描述的内容。而这个内容应当是以科学严谨的视角为出发点、长期多维的分析为基础、准确精炼的理念为描述词汇的。

科学严谨的视角易说不易做。面对不确定的市场,那些东西算是科学严谨的,恐怕真是不多。因为有了市场不确定这个确定的事实,使得我们以自然科学中那些对确定事物的探究为前进模式的学习与研究都存在较大偏差。而市场非正态的分布又使市场的实际与一般风险的分析模式也产生了偏差。用正态模式来分析这个市场还能够有些描述上的贴近性,而用正态模式来进行决策,其获胜的概率也依然是一个不确定性,常常连大概率都未必。

在因人的博弈而产生的不确定中,至少从时间、经济(也与人相关)、行为者两个角度为出发来作为研究的视角,是起码的科学严谨的视角。虽然长期来看,经济是证券市场最重要的影响要素,但就分析决策之时来看,其受行为者的影响恐怕比经济影响更大。以理念、具体的方法为出发点的视角,必然已经是一种启发式判断开始的视角,虽然用启发式为决策依据是不确定世界下的有效方式与必然,但从投资者教育的角度来看,分析就是为了推导出这些启发式,所以,这些启发式(也可以称之为理念)是投资者教育所要传达的词汇,而不能成为其开始的视角,这些理念只有来自于时间、经济、与人的三重视角,才有可能构成对这个不确定世界的相对正确的描述。

长期多维的分析就是更加困难的的了。长期多维的分析与人的关注短期、喜爱确定事物的习惯有着巨大对立。从记忆的上讲,近期信息引发思考是人的正常的行为,也是在复杂世界与有限人脑资源中平衡的成果,而长期的视角与其相悖。从风险、收益、时间三个角度来看待一个事物,使事物的判断变得非常复杂,令决策难以进行,而如果只从短期收益、风险中的任意角度来看待、分析问题就会使问题简化很多,易看、易懂,符合常人的思考习惯、容易引发共鸣。所以短期、单一视角的分析是符合人的天性的,是人无意识下就可以处理的,而长期多维的分析则需要要求与训练,才有可能进行。

正确的描述内容的来源需要的是科学严谨的视角、长期多维的分析,这些分析之后,必须得出准确精炼的理念才能利于传播。准确精炼的理念是对有效的启发式结论的描述。由于视角与分析的困难,其得出的结论必然与常人的常识有着较大的对立,要让投资者容易记住,就必须使用准确精炼的理念来代表这些结论。虽然这样的理念并不代表随时随地的正确,但这样的理念是在不确定世界中的快速、简捷、聪明的途径,是相对正确的简单描述,只有投资人接受了这样的理念,才有可能在不确定的市场中有较高的获胜概率,只有准确精炼的语言才能够首先让投资人可能记住,并且逐渐理解,最终成为其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只有这样的理念才能易于传播,使这种投资者教育有可能被大众所认同。

生动引人的描述如果没有前面的三项为基础,就会形成投资的娱乐化——把生动引人的描述当作了主体,视角、数据、理念也是为了迎合大众的眼球习惯。当短期的数据、迎合大众的视角也成为生动引人的一部分的时候,投资也就被娱乐化了,也就被彻底的迎合化了。

只有我们用科学严谨的视角为出发点、长期多维的分析为基础、准确精炼的理念为开始、生动引人的描述为手段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做到有效的引领投资人,帮助投资人理解理性投资的世界,让理性成为投资人达成理财目标、提高收益、降低风险的思考基础。而这个路途是漫长、曲折的,似乎没有尽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