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读书感悟
(2013-05-24 09:49:57)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读一百条建议感想 |
《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读书感悟
沙河镇中心小学
检查家庭课业的那种很不顺利的状况,我也常常遇到。去年我接新班,有十几个同学老是不能按时交家庭作业,每次收作业就像打了一次仗。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软硬兼施,发动家长,效果都不理想。最让人生气的是每次作业收不齐,问谁没交总有几个人查不到,只得重新一本一本叫名字查,费神费时。
在认真读完“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之后,我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第一主要在于布置的作业往往是一些单纯性的知识性问题,缺少整合性的思考性的问题,学生做作业时,不需要综合思考;第二就是批改只是将对错作为主要目的,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思维的惰性,懒于思考,甚至懒于做作业。要想改变目前的局面,我认为首先应该立刻改变自己的观念!作业的目的应该定位在“将作业与知识的重新思考、扩充和加深结合起来”,这样作业才会起到真正的作用,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情况,在布置作业时也要做到“因材施教”。
检查家庭作业这一环节也很重要。平时我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后直接发给学生,对于学生出现的普遍的问题,会集体讲一下,个别问题有时间会个别指导,没有时间就放过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是使用好草稿本。在课堂上,全班学生都准备好接受老师的检查。老师用问题的方式询问,学生根据问题展开思维,可以直接思考,也可以开展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草稿纸代替了老师的黑板,每一个学生的大脑都得到了发挥。这时候,老师所要做的仅仅是观察,教师观察每一个学生是否进行深刻理解,也可以个别学生坐着解释一下他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过程就像是把所有的学生叫到黑板跟前做题一样,教师也可以随时让学生停止作业。这一方法可以借用。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我们不能只关注对错,知识的检查,需要有正确的目标意识,究竟是为什么检查,检查的最终方向是红笔写成的分数,还是其他?我们要想更明白些!
另外,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强调了“这种检查法能训练学生压缩地、经济的表达思想,防止他们死记硬背。那种拼命死记硬背的学生,永远也不能学会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抓不住要点。我们的检查方法则能训练学生在阅读和记诵的同时进行思想。”
如果我们平时检查作业的方法是可行的和可操作性的,那么借助这些方法就可以在检查知识时大大提高脑力劳动的效果,提高了家庭作业的质量,避免“假作业”和“个别学生回答,其他学生不思考”等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