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读后感
(2013-05-24 09:44:57)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读一百条建议感想 |
《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读后感
沙河镇中心小学
我妈一定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很好地记住(背会)了规则、定理、公式、结论,但是却不会实际运用自己的知识,有时候还简直并不理解他背会的东西的内容实质是什么。这种有害的现象特别明显地表现在语法、代数等科的学习中,因此这些学科的内容都是一些有体系的概括,而这些学科的知识则首先表现为要能够把这些概括在实际作业中加以运用。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平常会说:“这是学生没有理解而死背出来的。但是为什么学生会死背呢?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死记硬背这种有害的现象呢?
读了苏大师的第9条建议,很自然想到《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即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思考但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足见“学习”和“思考”缺一不可。
但是,某些学校对经典诵读情有独钟,大力倡导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每天迎着朝阳,送着晚霞,老师领着读背,真可谓苦读、饱读,可惜费力不小,收效不大。原因就是学生缺少思考,对读记的内容不解其意,更不要提运用到生活中。苏老强调思考和熟记要统一,“使识记在思考事实、事物、现象的过程中进行。”这一点对我们很有指导意义,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否则就会劳而无功。
语文学科的学习需要理解,其它学科同样需要理解。学习数学只记住规则、定理、公式等远远不行,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难以灵活运用的。如果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对知识的掌握会更牢固。有些学科死记硬背肯定学不好,有些现象生活中不难看到,学习时老师如果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书本上的知识记得再多都是无用的。有些现象生活中看不到,老师一定要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知道了思考和熟记在学习时的统一,还要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语文是工具学科,学好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其它学科之间也有相互交织的点,苏老提出“如果学生的脑力劳动建立在科学原理的基础上,那么数字也会有助于儿童掌握历史,历史也会促进数学才能的发展。”可见,不同学科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平时教学中个别学生出现的“瘸腿”现象可能就是“脑力劳动没有建立在科学原理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