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研究八种场五种态的
标签:
北极宋体河图《易经》先天八卦杂谈 |
分类: 象数理占 |
所谓八种场就是指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五种态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木”表示生命态,“火”是气态,“土”表示综合态、平衡态。“万物归土,土生万物”,任何东西消亡后都归于土;土可以产生世界万物。“金”表示结构质密,比较硬的固态,“水”表示液态。这是表示五种状态的。西方目前研究物质状态还是固态,气态,液态。他们只能说“二十一世纪是生命和生物的世纪”,但他们还是没确定生命体就是一种“态”,而中国古时候就把它认为是种“态”了。“土”是综合态,是平衡态。西方还没有走到这一步,八种场有时能感觉到,但不一定能直观看到了,待它转换成后天的五种态时,就可以直观地认识到了。这就是先天后天的综合,先天研究场的问题,后天研究五行的问题,结合到一起“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成了“态”啦,就有形了。
在八种场五种态中还应包括“河图”和“洛书”
首先研究一下“河图”,“河图”发展后形成“先天八卦”,换一句话说先天八卦的前身是由河图衍变而来的,这在本书的开始部分曾提过。先天八卦我又称其为“先天科学”,是研究“先天科学”的,是与后天无关的。那幺“河图”到底是研究什幺的呢?是研究河状星系或旋涡状星系或旋转结构的总体规律的。起码在旋涡状星系中,任何事物不论再大再小都不能违背这个整体规律。下面大家看一下“河图”结构。为了简单易懂,这里我们不再划圈了,用数字表示(见图)。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中间是个五;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实际在图中,这些奇数都是用空圆圈表示,代表阳性的事物。如二、四、六、八、十;偶数都是用实心黑圆圈表示,代表阴性。如一、三、五、七、九;大家可以从图中看到,这些数字排列的结构形式,是旋涡状的结构。其中一、三、七,九形成了个旋臂,二、四、六、八形成另一个旋臂。类似于风车的万字符,表示一种旋转的结构,再看图3,把奇数一、三、七、九,偶数二、四、六、八连接起来,就可以发现是个旋转结构南北两极,旋涡性结构。这些能否描述人类的规律呢?大家想一想,每人头顶都有个“旋儿”。俗话说“一旋横,二旋拧,三旋打架不要命”。我们每人都有“旋儿”,就是说人也不能违背这个规律,也要符合这种先天性的结构,树木有年轮,江河湖海有旋涡,空气流动也有“龙卷风”,“台风”这类的大旋涡等等,换句话说,你在银河系中所有的物质都不能违背“河图”的这种总体规律,“河图”是对这种总体规律的描述。
“河图”所描述的结果是仰观的结果,这里因某些原因,我们不能讲得太细,概括讲它的排列结果是上为南,下为北,左为东,右为西。是仰观天的结果,“洛书”发展出的八卦是俯察的结果,人的头在南,腿在后.左右两臂分别为东西,是一种俯视的结果,好似在北极上空的北极星上俯视地球北极的结果。是描述地球及地球周围的星系对地球产生的综合效应的。这个系统比“河图”所看到的系统就小多了,因而内含也少些,其准确性就低一些。
这就是八种场和五种态中讲的“先天科学”与“后天科学”,是研究场效应的。所以说《易经》就是研究这八种场五种态的。下面我们还会在东西方思想比较中提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