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像”就是对不同的结构形式的描述

标签:
雷山宋体《易经》兑卦下弦月杂谈 |
分类: 象数理占 |
《易经》中讲“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概括地讲,《易经》是研究象的。是研究什幺“象”的?是研究具体“形象”的“象”的。“观象系辞,圣人则之。”圣人都是按这个原则,先观察了卦象、爻象之后,才写出来的辞。换句话说:爻辞是如何得来的?是通过观象得来的。所以,不懂得“象”就不知道《易经》中的爻辞来源。“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也是讲的象。
“象”有一种抽象的象。即:乾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
这八种象。“
”称为阳爻,“
”称为阴爻。阳代表阳性的物质。阴代表阴性的物质,阳代表阳性,明亮的等等,阴代表软的,阴暗的等等。阴阳是对应统一的两个方面。
为了让大家清楚些,便于理解,我们先解释一下乾卦称“乾三连”,即乾卦由各自连在一起的三个阳爻组成。
兑卦为“兑上缺”,上面是不是缺了一块。
离卦为“离中虚”,即外面表示是实的,是刚的东西,中间是虚的,
震卦为“震仰盂”,貌似一个痰孟.上面是空的,下面和周围是实的,有往上发展的趋势。(下面是阳爻截住了,只有上面是空的,向上发展)。
卦为“巽下断”,刚好与震卦相反,下面是虚的、是空的。坎卦与离卦相反,坎中满,“坎坷”就是由坎卦来的,中间是阳交,是实心的,外围是软的,这类事物都可以用坎卦表示。如桃、杏、李子等有核的果实。离中虚与此相反,可以表示乌龟、甲鱼、螃蟹、虾等外有硬壳的东西。
卦为“艮覆碗”,好似碗扣在那里,有向下发展的趋势,上面和周围都是实的,下面是虚的.
卦为“坤六断”,念“昆”。六个笔划都断开了。所以,抽象的结果就总结出八个卦来,“
”代表硬的,“
”代表软的,中间代表变化过程。这是抽象的“象”。
此外,还有具体的“象”,由抽象到最后产生乾为天,兑为泽,离为火,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坤为地。产生这种“大象”,代表宇宙中大的方面的“象”。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称为大的方面的“象”(又名“大象”)。具体到最后,有乾为天,为父,为曳金,为玉;兑为少女,指你家中最小的女孩,或者年少的女孩,或幼儿,儿童等等;离为中女,你家中间的那个女性;震为长男,男孩中的老大;巽为长女,即女孩中排行第一的;坎为中男,即中间的男性;艮为少男,即最小的男孩;坤为老母,为众,等等,这里含有许多代表方式。这些就是具体形象。除此之外.具体形象还包括颜色,大赤色,白色,红色,绿色,蓝色,黑色,咖啡色,黄色等。
这些卦象有所不同,有上边缺口的.中间空的,有下边缺口的等筹。就很据这些道理,《参同契》里就才有:“兑卦,兑为西。”“初三时一阳升”.为什幺用兑卦表示?为什幺用“西”表示?咱们知道,每个月初三时、太阳刚刚落山时.在西边地平线以上,就可以看到月亮。而初一、初二、三十的日子,一般就不容易看到月亮了。原因是:西边为兑。即兑为西,代表西边。同时兑上缺,为上弦月,即上面缺。
这个月亮就是下弦月,下面缺,这就是巽卦,巽下断。当你哪天早上看见月亮从东方逐渐升起,向西运行,慢慢落下。就快到月底时候了,
巽下断,下面缺的,为下弦月。巽代表东南,巽也为“僧尼”之道,所以练气功可以用巽卦表示。巽卦主风,巽又为云。因此,故事中常有描述某人乘祥云,或驾着一股风而来,乘风而去等等来表示其功夫,就是从巽卦中来的,至于观世音菩萨在东南方向,是因为巽为僧尼之道,巽为东南为长女的缘故。总之,概括起来讲这些都有具体的形象,代表具体的事物。
从波动性来讲,也代表一定的波形。代表比较圆的,向前滚着走的波形,或者波峰,波谷,正好是半圆的波形。都可以用乾卦表示,乾为圆嘛;兑卦可以认为是一个波谷,两个波峰,即一个向下,两个向上的波形,如图还可以理解为一个低波,两个高波,这些图形都可以用兑卦表示,以此类推。另外乾卦代表马,兑代表羊,离为需,震为龙,艮为狗,坎为猪,坤为牛,巽为鸡,所以六十四卦中,除了此卦就说明有这些事情。所以,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形象,还包括传播的形式、方式、类型等。因此我们说《易经》是研究抽象的“象”和具体形象的。这些具体知识写在《易经》“说卦”这章里。
综上所述,易经中既有抽象的象,又有具体的形象。抽象的象就是八个卦,具体的形象就是不同结构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