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极少可以被称之为英雄的好汉。
武松先前也是混混儿,但他不欺负乡邻,只是跟官府里的官吏过不去。
当然,武松不是有反骨,而是看不惯贪官污吏。
武松逃到小旋风柴进庄上避难,便是因在清河县酒醉后与县里机密相争,一时间怒起,一拳将他打得昏沉,以为死了,因此一径地逃跑,投奔柴大官人处躲灾。
我们常常看到有江湖好汉在柴进庄上避难,但时间都不是很长,大多三个月,最长也就半年,可武松住了一年有余,因此遭嫌弃。
嫌弃他的,不是别人,就是柴大官人,虽然柴进说庄客嫌弃武松霸道,其实柴进早已不想留。
真要想留,庄客的态度也无所谓,柴进不会在乎。
遇到宋江后,武松的病好了,离开了柴家,在路上打死了老虎,成为了打虎英雄。
再后来,武松成为阳谷县里的都头。
从混混儿到都头,有了正经工作,武松想好好干,为自己,为哥哥争口气,可哥哥武大郎接下来被西门庆、潘金莲、王婆合谋害死,县官却不管,武松只能杀人,就这样被刺配孟州。
这段经历,让武松对官员有了很不好的印象,但还没到不想为官的地步。
接下来,他被施恩利用,继而遭到张都监等人的陷害,从公差手里逃脱,鸳鸯楼杀了张都监等人后落草。
自此,英雄变草寇。
这件事后,武松再次遇到宋江,提到了招安。
招安,想当官,虽然接连经历了两次因官员导致的变故,武松还是还当官,想当清官,给腐败的官场送去“清风”,做官场中的那股清流。
可是,梁山泊大聚义后宋江提招安,武松第一个反对;征讨方腊结束后,武松以断臂为由拒绝还朝授封等。
这些事,都说明了一点,武松最反感的工作就是别人都梦想的当官。
从想招安,到拒绝当官,武松经历了什么?
没有什么特殊的经历,提出招安之后,他去了二龙山落草,再也没有遭到过陷害。
那为何反感了呢?想明白了。
在二龙山,施耐庵虽然没有提到武松如何,但武松是个有思想的人,他把自己的经历缕缕,想想阳谷县不主持公道的县官、想想利用他的小管营施恩,想想陷害他的张都监,也就明白了官场的黑暗,明白了官场的难以改变。
虽然施耐庵不曾说他在二龙山如何,但鲁智深的态度也能说明武松与二龙山几位头领对当官的态度。
原著道:“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施耐庵《水浒传》百回本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武松从想招安到反对招安,鲁智深从曾是官家到反对招安,这都说明他们在二龙山时期对当官一事早已探讨了很多遍,得出的结论便是鲁智深所说的这些。
鲁智深、武松、杨志三位,都曾受到官场的不公正待遇,三位这样的好汉在一起,也就有了统一的想法,反感当官。
杨志病死,鲁智深坐化后,武松很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不去做那个自己最反感的官,踏踏实实的做个和尚,替兄弟们祈福。
远离尘世,武松最正确的选择,否则以他的脾气,断不会视宋江死于不顾,可那样的话,他的下场要么与李逵一样,要么被奸臣害死。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相关影视剧等),如有侵权,烦请原作者联系本文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