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西游记》第十一回“游地府唐太宗还魂,进瓜果刘全续配”有这样一段话:“判官送唐王直至那超生贵道门,拜呼唐王道:陛下呵,此间乃出头之处,小判告回,着朱太尉再送一程。唐王谢道:有劳先生远涉。判官道:陛下到阳间,千万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冤魂,切勿忘了。若是阴司里无报怨之声,阳世间方得享太平之庆。凡百不善之处,俱可一一改过,普谕世人为善,管教你后代绵长,江山永固。”
此处,崔判官为何要让李世民回阳间做个“水陆大会”呢?他是道教地府的职员,为何要让李世民回阳间做宣传佛教的事情呢?他被佛教收买了吗?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疑问,是因为对《西游记》里的地府体系不了解。崔判官并非被佛教收买,而是《西游记》里的地府本身就是道、佛共管。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说道:“悟空拿过簿子,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捽下簿子道:了帐!了帐!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那十王不敢相近,都去翠云宫,同拜地藏王菩萨,商量启表,奏闻上天,不在话下……下面又有葛仙翁天师启奏道:万岁,有冥司秦广王赍奉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表文进上。旁有传言玉女,接上表文,玉皇亦从头看过。”
看完此处的原著,大家会明白一点,幽冥界的日常工作是由十王来负责的,教主是地藏王菩萨。在这样的地府体系下,崔判官让李世民做水陆大会奇怪吗?不奇怪,再正常不过了。因此,崔判官让李世民做水陆大会完全按照幽冥界规章制度办事,他不存在被谁收买。
《西游记》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一个地府体系呢?这点要从佛教轮回转世说起。大家都知道,佛教讲究轮回转世,在佛教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神话体系中,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地府系统,佛教本身的地府轮回也没有完整的系统。这样一来,道教将地府系统进行了完善,加入了佛教的轮回之说。如此一来,地府系统出现了道、佛共管的现象。在《西游记》中,地藏王菩萨是幽冥教主,十王负责日常事务。
在中国早期古代神话体系中,没有地府的概念,有鬼界的说法。《山海经》记载:“度朔山上有大桃木,出幡三千里,其枝问东门叫鬼门,为万鬼出入的地方,门上有二神人,一叫神荼,一叫郁垒,主阅领万鬼”这就是中国神话最早的鬼界了。当然,还有大家非常熟悉的酆都大帝,酆都大帝又称酆都北阴大帝,地府冥界的最高神灵。也有人说,地藏王菩萨又称酆都大帝,这点也是道、佛融合的说法。《封神演义》里有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为五岳正神之首,另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总之,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就有不同的地府最高神灵。这也是我国神话体系的弊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原始的神话体系,还是要看《山海经》。《山海经》之后的著作,就出现了各方不同的说法,一个“乱”字就能形容。近现代也有研究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作家,但影响力都不如史上的小说和道家著作。
由于《山海经》里的神话体系没有被进一步的研究和系统化,直到后来佛教传入中国,道教吸收佛教的一些知识,进行了两教神话的融合,这也出现了我上述所说的“乱”。
吴承恩生活在明朝,他写《西游记》的时候,地府系统已经很完善了,就是上述所讲到的,道教将佛教的轮回融入到中国早期古代神话体系,继而形成了完善的地府系统。
假如没有这样的地府系统,《西游记》中李世民游地府一事就会有不同的解读,那崔判官就存在被收买的可能。可在地藏王菩萨是幽冥教主的地府体系里,崔判官是按规章制度办事。至于崔判官给李世民加阳寿一事,在《泾河龙王被杀和李世民游地府,两位菩萨的完美策划》一文中讲到过,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
看不懂“心空局变《西游记》”?请关注我,从第一篇看起,你会被这悬疑且环环相扣的解读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