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游记》里高深莫测的乌巢禅师最有可能是谁?

(2016-01-22 22:24:16)
标签:

文化

读书

西游记

孙悟空

菩提老祖,孙悟空的师傅,法力高深,身份难测。同样,在《西游记》第19回中出现了一位乌巢禅师,他也是法力高深,身份难测。乌巢禅师到底是谁呢?

http://p1.pstatp.com/large/b200090957553fe327关于乌巢禅师是谁这个问题,很多朋友做出过猜测。有些猜测结合了《封神演义》,有些猜测结合了历史,有些猜测结合了道家的神仙,有些猜测结合了佛教等等。我要进行分析的,与《西游记》的情节有关。乌巢禅师所说的话和他的行动细节,告诉了我们他是谁。他是—如来佛祖。

为什么说乌巢禅师就是如来佛祖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浮屠山的奥秘。

浮屠山,重点不是山,而是浮屠二字,山有很多,以浮屠命名的却只有这一座。浮屠,亦作浮图,休屠。按浮屠浮图,皆即佛陀之异译。佛教为佛所创。古人因称佛教徒为浮屠。佛教为浮屠道。后并称佛塔为浮屠。后人们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了一个在“佛”。

由此可以看出,浮屠就是“佛”,浮屠山,也可以说是佛山。在《西游记》中,佛教的核心人物是谁?如来佛祖。所以说,这乌巢禅师就是如来佛祖。

二:《多心经》与唐僧师徒的心魔。

《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部经书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是佛教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是佛经的浓缩和精华。

唐僧师徒的取经之路,是历练之路,是去除心魔之路。要成正果,必先去除心魔。

《多心经》里讲到了很多与心魔有关的内容,比如:五蕴皆空、诸法空相、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无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等等。这些都与唐僧师徒的心魔有关,一部《多心经》贯穿了整个取经路上唐僧师徒的心理变化。

三:得到《多心经》,等于取到了佛经。

《多心经》本身重要,对唐僧师徒更加重要。如此重要的经书,谁来传给唐僧呢?必须是如来佛祖。为何如此说?唐僧取经,取的是大乘佛法。这《多心经》是大乘佛法,是唐僧要取的经书其中之一。还没到西天,就拿到了之后要取的经书之一,这预示着什么?预示着唐僧师徒再难,也能取到经书。唐僧去取经,要见的是如来佛祖,如来佛祖不同意给经书,谁也没办法。所以,给唐僧《多心经》之人,必是主导之人。主导之人是如来佛祖,他不能以如来佛祖的身份出现,假如以如来佛祖的身份出现,等于告诉了唐僧师徒,这经早晚能取到,你们怎么做都行。因此,只能用一个化身出现在唐僧师徒面前。

四:认识唐僧、八戒,不认识悟空?

乌巢禅师出现,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原著说:“三藏下马奉拜,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三藏道:‘他是我的大徒弟孙悟空。’禅师陪笑道:‘欠礼,欠礼。’”。

这乌巢禅师认识唐僧,认识八戒,不认识悟空。认识唐僧不奇怪,认识八戒也不奇怪,不认识悟空最奇怪。从“因少识耳”来看,这乌巢禅师不是如来佛祖。但,后面乌巢禅师还说了一句“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这是不认识孙悟空?不是,这乌巢禅师不仅认识孙悟空,并且极为熟悉孙悟空,只是他不愿搭理孙悟空。为何不愿搭理孙悟空?因为孙悟空的不识好歹。孙悟空被压了500年,竟然死不悔改,上了取经路,还自以为是,自高自大。

谁认识孙悟空,熟悉孙悟空,又不愿意搭理孙悟空呢?只有一个,如来佛祖。佛祖当年见识了孙悟空的本事,本来想压孙悟空500年,让他大彻大悟。可孙悟空还是不知悔改,动不动就发怒要走人。乌巢禅师这里说不认识孙悟空,是生气,气孙悟空不成材。假如乌巢禅师不是如来佛祖,他大可不必这样做。谁不认识孙悟空呢?再“因少识耳”,也能知道当年的那点事。

五:对取经路的熟悉。

“道路不难行,试听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这是乌巢禅师对唐僧说的话,说出了取经路的艰险。

这段话,点明了唐僧师徒未来的艰险。谁有这本事呢?谁又能有这等权利跟唐僧师徒说呢?只有一人,如来佛祖。有可能是如来佛祖的使者吗?没有可能。如来佛祖让唐僧取经历练,还要提示唐僧,这事传出去,岂不成了笑话。所以,只能是如来佛祖自己一人来做此事。

六:乌巢禅师的身法。

“三藏还不解其意,那禅师化作金光,径上乌巢而去。长老往上拜谢,行者心中大怒,举铁棒望上乱捣,只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

乌巢禅师说完“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这句话,直接走了。紧接着孙悟空就要打他。这个细节说明什么?说明乌巢禅师对孙悟空太熟悉了,他早就猜到悟空要打他。既了解孙悟空,又能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躲过孙悟空的有谁?没有几个,菩提老祖、菩萨、如来佛祖、道家高阶神仙等。这其中,最有可能的是如来佛祖。

综上所述,所有的细节和可疑之处,都指向了如来佛祖。故,乌巢禅师就是如来佛祖本人,他这样做,是出于对唐僧取经团队的重视。

深度解读《西游记》进行中,请继续关注。

欢迎订阅“评阅历史”唯一指定微信公众号:第九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