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和平,人类一直在期望着和平!可人类社会和平吗?不和平。
和平,通常指没有战争或没有其它敌视暴力行为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不激动或安静!可总有一些国家想发起战争,比如日本、美国等。
和平,一个听起来多么温馨与幸福的词汇!但这些都在梦里。
和平,是相对的,当世界上某个地区暂时没有战争,与那些有战争的地区比起来,那这里就是和平。但谁又能保证,到第二天起床是否会看到自己所在的国家对某国宣战或是某国对自己国家宣战呢?
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样。中国没有挑起战争,但遭到了侵略。中国人自古以来学习儒家文化,很多人形成了逆来顺受的思想,但这思想是面对同胞,而不是外敌。日本敢来,中国人就敢把他们打回去,而且是一定要打回去。
将所有日本人都定义为军国主义的忠实追随者,这似乎不恰当。在二战时期,也有少数日本人是爱好和平的。他们宁愿背叛自己的国家,也要维护和平。
比如,小林清。
小林清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小林清,1939年参加侵华战争。1940年被八路军俘虏。八路军是优待俘虏的,因此给他疗伤,换衣服等等。养伤期间的小林清逐渐认清日本在侵略中国。没受伤,没被俘虏之前的他,在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熏陶下,不会想到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可善良朴实的中国人,没有杀掉他,而是优待他。亲身经历总比道听途说有说服力,因此小林清决定要为和平而战。
1941年,小林清主动申请加入八路军。成为了八路军中的一员。
参加了八路军的小林清,和其他日本战友一起建立了“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胶东支部”,并担任副支部长。小林清熟悉日本军队的内部情况,熟知日军士兵思想和生活习惯。他通过喊话、信件、慰问袋、电话等方式配合八路军对日军的宣传。夜深人静时,他们将手揺电话机挂在通往日军据点的电话线上,他和接电话的日本士兵互相交谈,鼓励他们头脑清醒起来,别再为日本军国主义卖命,带着武器投诚八路军,八路军优待俘虏。他还冒着炮火,到前沿阵地向日军宣传、喊话。在多次战斗中,正是因为他的喊话促使多名日本士兵投降,瓦解了敌人的战斗力。在一次庆功大会上,小林清还被当时的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叫到台上,受到表彰。
小林清曾经说:“我爱日本,因为那是我的祖国,我生长的地方,那里有我的亲人和许多值得怀念的人们。但是我更爱中国,爱那些在艰苦战争岁月和坎坷生活中和我同生死、共患难的中国人民。”
小林清爱上了中国,1994年在天津去世。
也许在和平年代,和平只是一个简单的词汇。但在战争年代,和平是一辈人的精神,他们不畏艰险,只为了一个目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