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里走斜街之白米斜街

标签:
杂谈胡同斜街 |
地安门外后门桥往南路西有条胡同沿前海走势,斜刺里通向地安门西大街,名字倒也家常——“白米斜街”。可贵的是自明清以来,一直这么叫着,至于为什么叫“白米斜街”,无从考证,而胡同口的标牌解释说是元代储存大米之地,不知有何根据。
11号曾是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军机处大臣张之洞故居。23号曾住过末代皇帝溥仪的“淑妃”文秀。
7.斜街中段有一小巷,相传清代有人在此建一小园,饲养奇鸟、金鱼,供人观赏,园名乐春坊,胡同由此得名。
17.想必当年这里就是座大杂院,据说当时文秀住在这里时,虽然贫困但仍不失“娘娘”气度,显得与众不同。
北京乃帝王之都,帝王之气体现在一丝不苟的城市规划之中。《周礼 考工记》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北京是座规规矩矩的城,街道横平竖直,正南正北。胡同也随城市肌理,多为东南西北,纵横交错,显得雍容大气。然而,就是在这四四方方的都城里,偏偏有一些不规则的小街。它们或弯或斜,给这雍容大气增添了一些变化和灵动。而这些斜街的形成多因古代河道走向和人们为抄近道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