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的炮制方法之一 ——蛤粉烫(炒)
(2010-11-01 20:52:28)
标签:
阿胶珠炮制海蛤灰白色痰中带血杂谈 |
分类: 阿胶的生产工艺 |
操作方法:将蛤粉置锅内,加热至轻松(如流水)时,加入胶丁(适量),不断搅动,炒至鼓起成珠,内无溏心(无胶茬),表面黄白色时,急速出锅。筛出蛤粉,凉透,即得“阿胶珠”。
注意事项:阿胶需先切成以1厘米左右见方的均匀小方块(每块约1克)为宜。过大热量渗透不及,容易外焦内溏;过小则受热过快,易焦化破坏。蛤粉为海蛤壳煅制后碾成的灰白色细粉,可选用60~80目筛子过筛,蛤粉一般只能炒用3~4次,炒至呈灰黑色则不能再用。炒时阿胶放入要适量,不要太多,每锅阿胶的多少应视锅的大小而定,如直径为1市尺的京锅,每次的投料以100~150克为好。蛤粉的用量,以开始时可完全掩埋阿胶丁并少有剩余为宜,一般阿胶与蛤粉的比率为1:1.5左右。火候应掌握得当。严格控制和掌握蛤粉的温度,过高易于焦糊(外焦内溏)(可加适量凉蛤粉调温);温度不够,易出现僵子或粘连,故应先用武火转文火为宜。掌握好阿胶投入的最佳时机:投放过早,难免要出现“溏心”和胶珠不圆,质不松脆;炒至蛤粉如水样沸腾,细蛤粉如蒸汽般向空中飞升时,投入阿胶丁。
阿胶丁投入后应立即铲动,既稳又均匀,并尽量使蛤粉翻于胶丁之上,当胶丁形体膨胀时,特别注意锅铲着底,铲浮贝则胶珠易破裂粘连或成多角形,影响外表美观,至鼓起成珠形定,拌炒速度可相对减慢。
阿胶遇软潮者,应先作吸潮处理或在炮制前先拌蛤粉,以防互相粘连。冷却后及时用纸包扎,密封储存。
实验证明,阿胶烫制条件与蛤粉温度和烫制时间呈函数关系,蛤粉温度在145~160℃之间,时间在5~3分钟时,炮制品质量最好。
炮制作用:避免油腻而增加疗效,易于粉碎和入汤剂。
阿胶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的作用,蛤粉能清热化痰,并能入血分散瘀滞。阿胶经蛤粉炒珠后,能除去胶性。还能散瘀滞,可避免腻滞之弊。多用于久咳、痰中带血,或血虚所致的崩漏之证。入汤剂时,可防止糊锅,又易于粉碎成末。阿胶
前一篇:阿胶炮制的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