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寇雪松《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2022-05-18 15:10:38)
标签:

教学设计

分类: 语文教研组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2022年4月20日
【教学目标】
1.交流并总结分清课文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
2.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4.朗读并背诵《长歌行》。
【教学重难点】
1.交流并总结分清文章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
2.朗读并背诵《长歌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第一单元围绕语文要素,安排了四篇课文,找学生读一读。
教师导入:通过学习本单元的文章,我们感受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也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继续感受丰富多彩的文化。
二、 新授
(一) 交流平台:总结交流分清文章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
1.回顾《北京的春节》,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老北京人过春节,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
教师小结:即使重点写了这几天,也不是铺开写,而是突出写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如:腊八这一天重点写了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
2.回顾《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等粥部分详细写了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四个场景)
3.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4.总结:出示小伙伴的话,找学生读一读。
读  分清楚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写  安排好详略/把自己习作的中心表达清楚
(二)词句段运用: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1.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1)学生自读句子,指名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引导学生用短语或词语来概括句义,如“灯的种类多”“比赛取得好成绩”等。
(2)引导学生比较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相同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
第一句的加点词都表达了“都、全部”的意思。
第二句的加点词都表达了“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意思。
(3)对比阅读,说说哪种表达更好及原因。
将句子一中加点的词语全部换成“一律”,将句子二中加点的词语全部换成“勇夺第一”。
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发现: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会使语言的表达更丰富、更多样。
(4)创设新的语境,巩固知识。
节日期间,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故宫博物院(    ),八达岭长城(    ),南锣鼓巷(    ),圆明园(    )。
终于找到了失散二十多年的儿子,老大娘(  )老大爷(  )连主持人都激动得(  )。
教师小结:同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样避免了重复单一,语言的表达更加丰富和多样,大家写作时要注意学以致用。
2.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1)借助谐音猜寓意。
课件出示习俗:过年的时候吃年糕    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思考:习俗和寓意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糕”与“高”同音,介绍吃年糕的来历。
(2)让学生自己试着填一填“过年的时候吃鱼”和“建筑上雕刻蝙蝠”这两个习俗的寓意,指名为什么这样填。
(3)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
(4)教师补充一些习俗,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师总结:这些习俗和摆饰都寓意着吉祥。
(三)日积月累:背诵《长歌行》
1.出示《长歌行》学生练读,指名读,教师重点指导“葵、晞、焜、华”等字的读音。
2.介绍汉乐府。
3.借助注释把握诗歌内容,说说诗意。
4.诗中写到了哪些自然现象?说说你的体会。
用课件出示万物随季节变化由盛转衰、大江东去等景象的图片,总结:人生短暂,若不珍惜时间、努力奋进,将悔之晚矣。
5.小结:是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