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方夜谭:北京的商品房要消化10年

(2011-11-17 21:51:43)
标签:

天方夜谭

同比增长

商品房

施工面积

销售面积

消化10年

房产

分类: 地产随笔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标题是《北京在建商品房1.12亿平米 或需消化10年》,具体内容是: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沪深股市140多家上市房企存货总量超过1.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42%。其中,库存同比增长的公司多达112家,占比77.78%,库存环比增长的也有109家,占比75.69%。截至10月底,全国执行限购政策相对最严格的10个城市中,库存积压达到了6044.46万平米,环比9月初上涨了6%,库存积压增加了28640套。北京当前市场存量已超过1000万平方米,上海已接近900万平方米,均达到近3年以来的最高点,去存周期分别要11.68个月、12.43个月。部分重点二线城市如天津、杭州、青岛的去化周期也已超过一年半。北京和上海的潜在供应量惊人。北京及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两地1-10月在建商品房及住宅面积均创新高,分别达到了1.12亿及1.219亿平米。住宅施工面积也已达6742万平米和7781万平米,按照同期公布的1-10月签约数据测算,消耗潜在库存的时间需要近10年和7年左右。北京商品房消耗时间需111个月。

刚一看到这则新闻着实被吓了一跳,因为如果去化周期要10年的话,意味着北京楼市马上就要崩盘了。在今年5月,我依据当时北京通州区库存18937套,而通州一年消化量为3090套,所以这些库存需要消6年的情况,准确预测出通州随时可能爆发大规模的降价,结果今年下半年,通州房价大跌,每平米从24000-25000跌到14000-15000元,跌幅达到40%左右。如果去化周期要10年的话,房价还不跌50%以上,那还了得,不但有人跳楼,还要有人造反的。

仔细读后发现新闻中混淆了一个概念,就是在建商品房及住宅面积与市场存量的问题。为此我特意查了一下相关资料,但没有查到1-10月的数据,只查到了1-9月的数据,经过比较,1-9月的数据可足以说明问题,具体数据如下表:

20111-9

计量单位:万平方米

 

20111-9月合计

同比增长(%

按 用 途 分

住 宅

同比增长(%

 

写字楼

同比增长(%

商业等经营性用房

同比增长(%

公寓

同比增长(%

(办公楼)

别墅

 

施工面积

10906.5

25

6584.1

27.9

730

-4.8

1278.5

31

1067

-1.6

其中:新开工

3145

78.6

2010.5

64

132.1

30.1

325.2

177.5

210.8

45.2

竣工面积

901.7

-18.3

510.1

-24.7

71.9

-31.2

124.3

3.7

94.1

-32.1

现房销售面积

182.4

-22.3

80.5

-31.4

17.2

-59.1

31.1

-21.1

33.8

-27.3

期房销售面积

733.4

-4

551.6

-8.2

44.7

-46.1

121

27.1

41.5

-13.5

待售面积

1466.6

8.8

518

19.8

148.8

9

194.9

-12.1

380.1

4.1

其中:一年以内

732.8

1.6

296.4

16

76.1

3.8

81.6

-28.5

169.9

-8.4

   三年以上

293.1

26.2

80.9

15.2

43.7

18.8

30.9

21.2

110.7

37.5

从表中可以看出,1-9月的施工面积是1.09亿平米,1-9月销售面积为现房销售面积加期房销售面积,合计915.8万平米,平均每个月销售101.76万平米,按照这个标准,去化这么多施工面积需要107个月,与新闻内容基本一致。但是新闻统计时却不了解施工面积不但是可以销售的面积,还有很多不能销售的面积,所以统计中还有一个待售面积,而1-9月待售面积是1466.6万平米,按上述标准去化速度约为15个月,虽然这个数据比较可怕,而且还是在没有计算新增的可售面积的情况下,但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要消化10年的水平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