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新拆迁条例的消息,写了一篇博文《新拆迁条例能成为救世主吗?》,但是经过这几天的思考,更加清楚地意识到新拆迁条例的作用可能实在是有限,当然了,任何事情都需求有个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我们所说的制度,就像著名的和尚分粥的故事:从前,山上的寺庙有七个和尚,他们每天分食一大桶粥,可是每天可以分食的粥都不够。为了兼顾公平,使每个和尚都基本能吃饱,和尚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解决分粥的难题。一、指定一个和尚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发现,这个和尚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和尚,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和尚碗里的粥最多最好。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个和尚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和尚为自己分粥的权利,同时给予了每个和尚为自己多分粥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和尚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的饱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饥饿难挨。大家认为这种办法造成了资源浪费。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和尚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和尚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他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和尚多分。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五、每个和尚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和尚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
所以新拆迁条例可能就是一个好的规矩或者制度,但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还要看执行者的情况。尤其是在现在的中国,更要看人,就像我们上学的时候的一句顺口溜: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当然了如果你爸是李刚就更厉害了。
耿彦波是谁,不用我多介绍了,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赫赫有名的造城市长,与仇和齐名,号称南仇和北彦波,如果你对耿彦波不了解,那你自己上百度、谷歌搜一下,我就不在这多介绍了。
记得有报道说有干部曾向耿彦波反映拆迁难。耿彦波的回答是,把利益让给老百姓,拆迁就不难了。目前大同的做法是由政府出资,在大同东南西北各做了四个安置区,专门负责拆迁户的安置。对于拆迁户的安置办法是住宅拆迁拆多少补多少,每户在拆迁面积基础上再补20平米,在此基础上想增加面积的,1-15平方米以内,每平方米700元;15-30平方米为900元;30平方米以上按市场价购买。这个补偿方案颇受大同拆迁户的欢迎。而且耿彦波拆迁坚决做到一碗水端平,公正、公平、公开,绝对不向刁民低头与妥协,当年耿彦波刚到大同时,拆迁一处很有势力的人的产业,当时全大同的老百姓都认为耿彦波拆不了,如果能拆也要花很大的代价,因为据说那个人的能力直通中央,但是结果却是顺利地拆迁了,从此大同人对耿彦波佩服得五体投地。
所以拆迁当如耿彦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