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巴特尔,究竟有多少与众不同?
刚刚过去的,他的9号球衣在北京五棵松球馆上空高悬的那个夜晚,一切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殊。可以想象得到的,旧人团圆,情到深处,皆以一种高分值的形势得到了彰显。如果做比较,拿与他基本同时代的、先前举办了退役仪式的姚明、杜锋做比较,大巴的退役仪式之不同,大概就是嘉宾多了些--他的职业生涯辗转更多,不同时期的队友自然也就更多。
这也只是形式。非要细论,大巴的退役仪式,是由他的家人和友人张罗的。通常,一名国内球员的退役仪式,多半是由他身后的俱乐部操办。
现在的巴特尔,并不属于任何一家俱乐部。他在北京首钢队效力超过10年,他在新疆广汇队效力6载,去年的此时,他还是NBL陕西队的一员,但此时此刻的大巴,的确是一个名义上毫无任何束缚的自由球员。自从他当年以某种坚决的方式离开北京队,他就成为了传说中的“个体户”球员,可以自己掌握人生方向的自由球员。
纵如此,也并不妨碍他在效力过的每一处,拥有那么多的朋友,从球员到管理层。他甚至,还可以随心所欲地,一边打着球,一边触着“电”。这般经历,这般在CBA才更能凸显自我的经历,这般让他与“移动长城”另两位相比缺憾明显的经历,实则比他在NBA的短暂试水更真实、更具意义。
尽管,他在NBA获得的,是姚明、王治郅都不曾获得的,是一枚总冠军戒指。那当然是独一无二的,但从更广义的范围去理解,那并不是巴特尔篮球价值的最高光体现。甚至可以说,他连续三年率领新疆广汇队杀入CBA总决赛,又连续三年屈居亚军,这种遗憾反而更能凸显大巴的价值。
实在是因为,人们太习惯去记忆胜利者,用那些去覆盖哪怕是一次次擦肩而过的失败者。所谓失败,也不过是无缘冠军而已。莫忘记,那几年在新疆队,巴特尔名至实归地拿到了MVP,那几年的新疆队,就像最近几年的广东宏远一样,被视作“三外援”球队。再把三大中锋放在CBA的历史长河里,早年的姚王对决是经典,后来的大巴战广东又何尝不是经典。
诚然,因为总是无缘冠军,大巴也习惯了在媒体和球迷面前收敛个性。他的职业生涯并不缺少被议论的焦点,包括他早年在国家队的不辞而别,包括他甘愿自降身份加盟一支NBL球队,给他贴上“任性”的标签并不算过分。然而,站上球场的大巴,后来又是看不出与“任性”有半点儿牵连的--早年在北京队打球,还有人议论他打球风格偏硬、不擅变通,后来领军新疆队时,他俨然已是内线魔术师。
论及球风,巴特尔倒真能被冠以“独一无二”。三大中锋也好,加上易建联的四大内线也好,闯荡NBA的中国大个子,巴特尔展示的风格、获得的评价,简直与其他几位中国球员泾渭分明。够强壮,够扎实,至今人们还愿意拿他放倒奥尼尔作为话题,而事实上他若能年轻个七八岁,美国人一定会拿他跟黑山壮汉佩科维奇相提并论。中国球员,某种程度上绝对是,因大巴而不同。
遗憾只在,大巴与姚明、王治郅出现在同一时代,甚至比他小了许多的易建联,也在国家队层面成为他的竞争对手。从1996年的亚特兰大到2004年的雅典,三届奥运会分别成就了王治郅、姚明和易建联,期间惟一一次另外的世界大赛,巴特尔和姚明联手在2002年世锦赛上也未能有太多表现。掂量起来,有教练选择的因素,当然也有个人风格的因素,国字号层面的大巴,只能扮演配角。
大巴却是极准确地完成了这样的角色,就如同他在《十月围城》中的演绎一样。大概,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性情,让他能在马刺队匆匆而过却赢得了波波维奇和邓肯的友情,让他在CBA无处不见好友。退役仪式上,巴特尔能冲着宏远三杰说出“我恨他们十分,爱他们一百分”,固然煽情,亦是真情。
这样的背影,人们照样是能够牢记很久、很久的,尽管他只是一辆,并不华丽、并不能随心所欲加速的大巴。
前一篇:世界杯,帮不了中国篮球?
后一篇:“跑步大亨”,要抢中国篮球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