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教育随笔 |
分类: 01原创-教学心得 |
学校可以做很多事情帮助孩子把学习变成有趣的事情,我认为孩子本性喜好学习,但这种兴趣却被学校慢慢的扼杀了。


这是我在调研的时候,请学生想起他们在学校的经历,我的一个感悟。
我曾坐在教室里观察过很多学生,有的学生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为了即将到来的考试临时抱佛脚,没有任何想要深度学习的意愿。坐在教室里看着专注力很低的学生,令人心痛。
与此同时,我也有过令人愉悦的课堂经历,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踊跃,对学习充满热情,用各种方法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为什么有的学生专注力低下?从课外环境下的学生积极表现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并运用到课堂上?如何区分学生专注力高低不同的课堂,课堂上的学习任务、师生交流以及学生间的沟通对专注力会有怎样的影响?有没有可能创造出所有学生专注力很高的课堂氛围?本书的写作目的便是解决以上问题。
学生专注力低下的现状
学生专注力提前是老师每天在课堂上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专注力体现有很多种形式,包括:缺乏互动、不够努力、装模作样上课、扰乱课堂、不满、逃避,对学习内容无法用心投入,比如不完成作业、不问问题等。
有些老师错误的认为,专注力低下是表现不佳的学校才有的问题,在他们的课堂上不会出现,事实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学校、学生背景,都会有一些学生专注力不高。
本书将从学生的行为、情感、认知等方面展开,提供多方位提高学生专注力的方法,只有同时从这三个维度考虑,才能真正达到学校成功所需要的深度学习。
专注力为什么如此重要
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提高专注力是解决表现不佳、学生厌倦疏离学习和辍学率居高不下等问题的关键。
有研究显示,专注力可以有效地影响学生成绩和学校成果,也有证据显示,学生的专注力随着年级的提升而稳步下降。
孩子的天性是热情活泼、天生好奇,想要学习和探索,但是,上学之后,这种好学的天性反而受到了抑制。
本书将探索使专注力降低的部分因素,并以研究成果为基础,列出使用的策略,供老师使用,以打造专注力更高的课堂环节,实现深度学习。
如何提高学生专注力?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通过改变社交和教学环境可以提高学生在学校中的专注力,专注力会受环境的影响,会对环境的变化产生响应。
学生的专注力取决于老师为学生提供的参与机会,老师在创造深度学习和高专注力的教学环境的过程中,有很强的控制力,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
本书的特点
首先,作者是专注力和动机研究领域首屈一指的研究者,她是最早发表文章,提出专注力是一个多维度概念的学者,认为专注力包括行为、情感和认知等方面。
其次,这本书不但考虑课堂管理技巧,还考虑了教学任务、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的互动对于学习专注力的影响。
再次,本书中认为实现全员高专注力没有快速解决方案,也没有任何诀窍,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充分利用研究成果,才能实现长效改变。
最后,本书强调教育工作者应该从更大的背景下理解学生专注力问题,要充分考虑课外实践和家庭成员对塑造学生专注力的重要作用。
本书结构
本书旨在向学生介绍关于专注力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将研究理论在课堂上的实践应用。
每一章都先描述一种错误的教育观念,然后以研究成果作为依据击破这种缪见。
文中会穿插一些假想的学生案例,用于说明低专注力的原因和结果,以及提高课堂专注力的方法,这些案例可以使教师回想起自己在课堂上教过的学生,或观察过的学生。
暂停与思考部分的问题,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自我反思机会,付诸实践的练习,旨在帮助读者将概念与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尝试一些新的途径。
章节概要
第一章
方法一 正确理解专注力的含义,掌握评估专注力的方法
本章引入专注力的多维度观点认为专注力,包括行为情感和认知等方面。
本罩了评估课堂专注力的重要意义和好处,介绍了多种专注力评估方法,包括学生自我评定、教师评分、观察衡量、走查和搜集早期警示信号。
第2章
方法二 了解除学生动机之外影响学生专注力的其他因素
本章反驳了一个认为专注力低下仅仅反映出学生缺乏动机的错误观念,课堂实践包括课堂任务的类型、师生关系的质量以及同学互动,都有可能对课堂专注力有影响。
第三章
方法三 通过课外活动与家长的支持,提高学习专注力
本章引入自我决定理论,用于帮助理解课外环境下比课内专注力更高的原因,最后又介绍了家长的家庭观和在家中为学生创造的经历,对学生专注力的影响。本章还介绍了一些实用性策略,用于与学生的家人协作,提高专注力。
第四章
方法四 创造使学生专注力更高的课堂任务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任务对学习动机和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章简要介绍了激励理论,以及关于学生如何学习、真实情境教学的研究,作为打造专注力更高课堂环境的基础。
尽管开发有乐趣有趣味的教学活动,是提高专注力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如果不重视教学的认知方面,鼓励更高的思考和逻辑思维水平,深度学习和高瞻远瞩无法实现。
本章引述的真实情景教学模型是一种融合靠专注力课堂的动机和认知两个维度的教学方法,也介绍了课堂上采用这种指导方式要面临的挑战。
第五章
方法五 建立有效的师生关系,第5罩了发展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对提高专注力的重要体现,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的专注力和学习。本章最后介绍了几种以调研结果为依据的方法,帮助师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第6章
方法六 通过合作与协作学习,打造高效的分组学习
本章重点关注同伴对学生专注力的影响。本章介绍了校园友谊对行为、情感和认知的益处,以及学生如何学会合作、协作学习。
第七章
方法七 使学生拥有持久的专注力
本章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老师提高专注力较低人群学生的专注力
第八章
方法八 付出努力而不是被动等待学生专注力的提高
最后一章强调了老师着手解决课堂专注力体现问题的重要性。积极主动比消极被动会有更好的效果。
打造专注力高的课堂,使学生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都参与进来,这样能长远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过深度参与的经历之后,学生就会成为一生的学习者,最终会主动探寻深度学习的体验。
给读者的体验
本书旨在促进读者审视自己所知的观念与教学实践,反思是否有本书所列的几种缪见,挑战我们对学生固有认识和看法,挑战我们认为专注力高低的原因,这样才是迈出了第1步,才可以改善学生的课堂表现,支持积极情感,促进更高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