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纵目和臣字目小考

(2022-04-25 10:23:10)
标签:

杂谈

随笔

文化

分类: 02原创-随感杂谈

纵目和臣字目小考

一说起三星堆,估计没几个人不知道,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但三星堆的文化实在跟古中国的文化相差甚远,总感觉像是从外星球蹦出来的,感觉跳跃性太大。也不喜欢这种颇为现代的风格,但正是因为三星堆如此的与众不同,它才有更加宝贵的参考价值:古代的三星堆,到底发生了什么?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国博展出的这件硕大的青铜面具是三星多文化最具有标识特征的器物之一,面相成方脸、宽颐,臣字形眼,脸型与同时出土的其他人面具或头像相近。但双耳巨大,瞳孔纵出,额上有一条纵起的额饰,显然是古蜀人在人面具基础上所做的升华,艺术的升华,是蜀人精神世界的写照。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人的先王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由此推测三星堆的这件纵目青铜面具可能是古蜀人对先王传说的朦胧记忆,是古蜀人用于祭拜或供奉的神像。

说起纵目、臣字形眼,见过很多地方都这么描写古文物的面部描写,但我始终不知道什么叫纵目、臣字形眼。也没过多的考虑过,今天想打破砂锅问到底,那就查查看吧。

纵目是指古代铜面具上眼睛突出有铜柱,这种眼睛被称为"纵目"。 竖生之目。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异形象。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有 蜀 侯 蚕丛 ,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

所以,纵目应该就是眼睛凸出的样子,看了三星堆里各种铜面具的人的凸出眼球的形象,大概就知道了。

臣字形眼又是什么眼呢?臣和目 的区别,就在于“臣”比“目”多了一道竖线,所以,臣字目就是上面说的纵目,这么理解,再看国博的文字介绍,再看三星堆的人像特征,就大概对上号了。

想要认真一点,也不是件难事啊,弄明白了臣子目和纵目的意思,很有成就感。
太晚了,休息吧,虽说只是解决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每天进步一点点,还是很开心。
睡个好觉。晚安

纵目和臣字目小考

纵目和臣字目小考

青铜人手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首数量较多,面貌特征均一致:方脸、窄颐、菱形眼、蒜头鼻、薄唇,双耳巨大,这些青铜人首可能是宗庙中的祭主头部,即被祭祀先人的雕塑像头部。

这些青铜人首中,有数件残存有金面具,显得华美异常,彰显出高贵的地位,从发型、发饰的角度观察,这批青铜人首可以划分为辫发和笄发两大类,暗示出这一时期三星堆人的族属构成较为复杂。

这件青铜人首的面部没有覆盖有金面具,脑后有一条麻花辫,属于辫发族群。

纵目和臣字目小考

青铜尊

这也是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这个青铜器的造型跟商朝的其他的造型是没有太多的意义,也就是在它腹部上端的有鸟形气,有点不一样跟那些兽型的,这是不是说明其实三星堆曾经和商朝有什么某种关联?

纵目和臣字目小考

纵目和臣字目小考

纵目和臣字目小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何以中国五
后一篇:何以中国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