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12-10 12:33:29)
标签:

杂谈



 

蓝色,三原色之一。

我们,头顶瓦蓝色的天,面对蔚蓝色的海。

有一种蓝色,于音乐称蓝调,Blues。从美国黑人注重自我宣泄的灵魂乐、赞美歌起始,广泛影响至摇滚乐、爵士乐、乡村音乐,进而发展为蓝调电影如《猫王》、蓝调庄园、社团如“纽约蓝调”,蓝调魔鬼风靡西方上百年。

我这里说的是我们另一种蓝调形态。经年流转,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叫蜡染艺术。

蓝色之丰富细密,令人起敬:群青、普蓝、钴蓝、湖蓝、靛蓝、碧蓝、宝蓝、藏蓝、黛蓝、天蓝、深蓝、冰蓝、水蓝、海蓝、暗蓝、浅蓝 幽蓝 湛蓝,还有美妙的孔雀蓝、宝石蓝……   

蓝色,与我们相融,世世代代。

以蓝色为基调、主调的蜡染艺术,进入新石器时代彩陶、商周青铜器、唐代三彩陶、敦煌壁画的行列。与非洲木雕、玛雅手本、爱斯基摩人的版画、毛利人的雕刻比肩。

到了民间蜡染艺术家手里,蓝色谱系形成自己个性。

一个图案,经过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处理,赋予大山之气,之形,蜡染纹样神奇了,飞升了,也凝重了、生根了。蜡染艺术秉承山里人的聪慧、依附山里人的想象,进入千家万户,大殿厅堂。呼应着千万里之外的欧洲、非洲、印度、马来群岛的蜡染……

蓝色,生生不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