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些无聊的闲话~

(2014-11-17 23:43:33)
标签:

杂谈

最近的池塘比较热闹,不由得让我想起半年前的一个场景。

 

那是在练习场,我一去就遇到一个老朋友,正在教他儿子打球,小伙子在日本上大学,已经是大三了,看得出来对打高尔夫球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憧憬。我和老朋友也是我刚开始练球就相识的,已经很熟了。他正犯愁如何指导自己儿子掌握基本的打球动作呢,看我来了也拉我在一旁指点。骨子里有些好为人师的我,也不客气的在一旁指手画脚指点起来。

但指导了几个基本的动作、姿态要领(比如站姿、握杆)就发现教的问题了。对于一个刚刚接触高尔夫的初学者来说,我们教的这些内容都太难了——手无力,手腕也无力,手臂也无力,可以说全身上下找不到一个适合打高尔夫的“零件”来。这个时候,完全处于教者有心,学者无力的状态。虽然当时我教着教着急得满头大汗,但言语上仍然还是觉得应该鼓励、诱导为主。相叠式握杆太难掌握,咱们就改成棒球式;棒球式也握不好杆,就教球杆握短——我自己早已经习惯了D2挥重,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沉得不象话。就这样,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慢慢的小伙子也能把球打到四十码远的地方。小伙子很开心,短短的两个小时就能把球打出去,对他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我们也感到很高兴,在没有挫伤一个初学者学习热情的情况下,让他感受到了高尔夫带来的乐趣,同时我相信,当他看到旁边球友能够把球打出一百多码甚至两百多码远,他的内心也一定有一种继续进步的渴望。

 

一直以来,无论是自己的体会还是发生在身边他人的改变,让我有一种感觉,高尔夫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知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内心。这个认知过程虽然可能是漫长的,纠结的,痛苦的,迷茫的,但只要热爱这项运动,上下求索而终将柳暗花明。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重新认知,是建立在对他人的尊重和对自己真诚的基础上。如果丧失了这个基础,即便我们球打得再好,我们也丢失了高尔夫这项运动对我们最大的馈赠。

 

放眼当今顶级高尔夫比赛,表面上看,是球员在争夺锦标,实际上也是不同教练,不同挥杆体系在竞争,稍微了解一点点进化论的人都知道,虽然竞争导致了优胜劣汰,但竞争也促进了相互借鉴、模仿和进化。进化的过程是连续的,看不到终点的。至于片面地把自己所能理解的挥杆体系认为是标准化挥杆,还摆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只有自己是抄捷径走正道,其他皆为弯道歧路这样的姿态,那就不仅仅是粗暴无知了,简直滑稽可笑。

 

没有俯首甘为孺子牛般的放低身姿,就不要指望受教者会认同你,尊重你。——这句话写给自己,与朋友们共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