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琢磨改(挥杆)动作的一点点心得~
(2014-11-14 20:05:17)
标签:
golf高尔夫 |
屈指数来,从第一次到练习场“打波”起算,至今已有三又四分之三年矣。本来想写一大堆又臭又长的回忆,又想了想还是直接切入正题吧——改动作!下文的内容比较适合业余、练球时间较少、中高差点、对现有挥杆不满意和追求“像样儿”挥杆的球友。
改动作前的硬件准备:
一块足够抡开一号木而不会打破碰坏坛坛罐罐的场地(自家房前院后、楼顶天台都可以)
一块练习垫(一般有1.2m×1.2m、1.5m×1.5m这样的规格),我仔细对比过市面上能买到的练习垫,3D练习垫(也有叫“3D打击垫”的)相对来说是效果最好的,价格也相对最贵。而那种黑色EVA泡棉上面只是粘了薄薄一层仿真草的软垫虽然很便宜,但基本属于买到手就后悔的类型(原因是打感极差,几乎不可能练出“先球后草”的球技)~
一双无钉高尔夫鞋,虽说下场打球穿有钉高尔夫鞋抓地力强,但到了打击垫上挥杆,一双无钉的高尔夫鞋还是更合适一些~
一个三脚架,一般的国产三脚架就足够好用,淘宝价格在50~100元,云台高度在1.2~1.5m都可以,一般的数码相机和卡片式数码相机都能用。如果再配一个摄影用手机夹,那么不用数码相机,只用手机就能完成挥杆视频的自拍工作~
一台数码相机(摄像机)或一部智能手机,只要具备视频录制功能,分辨率至少640×480、拍摄速度至少24帧/秒,即可用来作为挥杆动作的视频录制设备。当然,手机需要另配一个手机夹(5元搞定),用来固定在三脚架的云台上。
一台电脑,用作对视频进行后期分析、存储、对比之用,家家户户都有,就不再罗嗦~
升级配置:一个半永久构造的练习网,3m×3m×3m的大家伙~有了它就能在自家院内进行有球练习了~~~
改动作的方法:
1、精神胜利法——相信高尔夫挥杆有它内在的逻辑;相信只要体型不是特别的特殊,每个人都最终能打出准职业范儿的挥杆动作来。——真正阻碍我们改进行动是我们的大脑充斥着各种负面的观念,诸如“职业与业余能比么”“这个动作我不可能做得到”“挥杆动作无定式,条条道路通罗马”“距离短点儿就短点儿,动作如果改坏了怎么办”,这些观念的形成往往是长期负面效应累积出来的,要破除之当然需要下极大的决心,鼓起极大的勇气~~
2、修车还是造车?直观的说,修车是在现有基础上修修补补,但这不是今天本文讨论的范围。我想说的是挥杆再造,几乎等同于造一辆新车,接下来我就以造一辆新车做比喻来阐述挥杆再造过程。
一、确定挥杆的核心动作(选定发动机):真正决定一辆车是普桑还是奥迪,首要看发动机。普桑的发动机和奥迪的发动机,有经验的师傅蒙着眼睛听它们空转都能听出区别来。挥杆的核心动作(也可以理解为动力模型)也是如此,比如小麦的挥杆很难学是不是?确实很难,但他的核心动作不难学!如果我们不拿球杆,只专注观察和模仿小麦下杆时的核心动作(迅捷转胯),花个几分钟做纯身体的空挥体会,很快你就会明白这个核心动作马力有多么的强劲。——要造一辆奥迪(挥杆),首先就要确定用好的发动机(核心动作)。
二、动力系统一点一点的添加、调配:核心动作确定好了、也模仿无误后,那就应该像造车一样,给发动机加上变速箱和传动轴——奥迪的发动机,装上普桑的变速箱和传动轴行不行?不试试哪里知道?给我装!!!装上后,一开始空转试车就发现了问题:普桑的变速箱和传动轴装是装上了,但动力强劲的奥迪发动机这时却使不出全力,软绵绵的~~~怎么办?还是要去找来奥迪的变速箱(握杆、臂杆自然角)和传动轴(上、下杆启动方法),这个寻找和匹配调试过程(二、三阶段)对于无指导的业余球友来说是最漫长最辛苦的,也最有可能出现意志退缩走回头路的情况。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捷径兄可以绕过不看了),反复琢磨五堂课和侯根小麦等人的挥杆视频吧,将他们的挥杆视频只看100遍,和看上千遍上万遍,你所看到的东西是不同的。直到有一天,你的握杆可以做到无比自如,臂杆自然角也无比自然,上、下杆也无比流畅——轰的一声,奥迪的澎湃动力终于被你完整的引发出来了,此时此刻,动力系统调配才宣告大功告成。需要强调一点:此时仍然是空挥(空转)阶段,不能打球,旨在调配出动力系统的最大潜能。
三、调配和组装上底盘、悬挂和轮子(站姿),确定轴距(双脚站位和脚间距):动力系统的调配完成是一个里程碑,接下来进入到新阶段。我们的站姿站位此刻变得无比的重要!!试想一下,动力系统马力强大,可是底盘、车轴装歪了,这辆车就算开上了马路也将是一个十足的马路杀手——汽车以200公里时速斜插自行车道行人道(水障碍和OB)的后果将会有多严重?再比如,给奥迪装一个夏利的车轴轴距也会出大问题不是么~~这个新阶段就要结合一部分打牛津Tee练习了,可以选那种刚刚在练习垫露出一点点小脑袋的短Tee,用这种短Tee来调悬挂再合适不过了,打薄了是空气球,打厚了会感受到很强的阻尼。这个阶段的练习,同样要把之前调好的挥杆速度打出来。
四、组装车身(有球练习)、内饰(收杆动作)和导航(击球方向或者说做球的微调):当动力系统和底盘轮子装好后,理论上这辆车就已经可以上路了,按吉利老总的话说,汽车就是把沙发装到4个轮子上~~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去练习场进行有球练习了,或者搞个升级版(练习网)在家进行击球练习也可以。其实在二、三阶段调配接近完成的时候,你的挥杆就基本上能触摸到完整收杆动作的边儿了,那种全身力量释放后球杆带动手臂和躯干流畅地完成完整收杆的体会是非常美妙的,再也不会有收杆被卡住的迟滞和不爽。在练习场,这种收杆的感觉也要打出来,甚至可以要求自己,不管球打出去什么质量,至少先把收杆动作做完整,久而久之你就可以淡化“找球的击球意识”,而实现让球恰好处于你的杆头运动路径上。
3、全程拍摄、比对、确认法:上述四个阶段,都需要相机做全程跟踪拍摄和比对,尤其是一、二阶段,在调试的过程做到一次挥动一次确认也不为过,原因在于我们业余球友本来练习的时间就少,一、二阶段隐藏或者忽视的错误或问题,会在三、四阶段成倍地放大,返工的过程又会带来N倍的痛苦,极有可能让造车(挥杆再造)被自己提前结束。
最后再提醒两点:
1、如果出现疼痛,要区别是肌肉酸胀还是疼痛,如果是疼痛,先暂停现有练习(Timeout),分析疼痛产生的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案,待疼痛完全消失后再进行新的方案继续调试;如果是酸胀,则说明是锻炼后的正常现象,而且如果能确认是有效的酸胀部位,可以一定程度的反映出该阶段练习的正确性。
2、在进行挥杆再造的过程中,要忍耐住下场打球的饥渴、欲望和毒瘾,不去下场打球。如果做不到这点,建议你无视此文的所有内容,继续快乐高尔夫,这样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