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林亦霖
读这本书的时候,整个人的心情很美,书中出现的好看图片数不胜数,即使没有到过京都,也依然能感受到她的美好。
中日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交往,到唐朝的时候达到一个小的顶峰,日本派驻遣唐使来华学习;他们不仅学习了技术,还学习了中国的生活习俗。可能因为国民的性格因素,在中国很多传统文化流失的时候,一些文化在日本恰好得到了发扬,得到了传承。
当中国的各个古都开始变得现代化的时候,在邻国,那个小小的国家还有一片地方叫做——京都。京都是美的吧,在世界快节奏的渲染下,京都依然是慢步调。书中出现的寺院很多,出现的美食很多,在绘者的笔下,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温暖,特别能治愈人心。记得书中的那副《金阁寺》的插图,本身寺院被山林环绕就颇有一种美感,而湖中的倒影和寺院交相呼应,就更增添了一份对称美。想来图片只是神韵,要是真切站在那里,就另有一番感触吧。
书中让我感触最多的是寺院文化,各种寺院很多,而且全部聚集在一座城市、这些寺院都依靠自己的地形地貌而造,将地利发挥到极致。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才是景物最好的极致。寺庙中很多细微之处也颇让人惊艳,比如开的花朵,再比如寺庙中的灯笼,再例如门口的石狮子,还有那些大小不一的小泥塑。这些都是时代留给他们的财富。
书中颜色很明快,到后半部分讲述京东食物的时候更加明显。那些美食虽然只是个轮廓,看起来就很美味。日本的食物讲究的是吃的情趣,不在于食物的多少,而在于食物的摆置。虽然那时一碗面或者一份菜,总是摆放的那么讲究。鱼虾的位置,菜的位置,若是从视觉的角度来说,就已经是一道盛宴。当然,日本的料理还讲究鲜,就是食材的鲜味。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是他们的另一份讲究。我们看到很多食物加的调味剂特别少,他们吃的是自然的味道。我想走在这样的古都之中,吃着这样的食物,对于往昔的理解,肯定是别一番地深刻吧。对,书中提到,日本当地的民众,喜欢在京都身着和服,素色的是当地的人,那些颜色稍微亮丽些的可能是游客,亦或外来的人。在京都,体验到日本最传统的文化了。
书很美,很漂亮,就像日本的国花,在诉说着,樱之美。
原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