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度文化论》(第二版)书摘

(2016-05-06 10:43:35)
标签:

杂谈

     《印度文化论》(第二版)书摘 
        本书在中国学者、印度学者和西方学者对印度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印度研究的重要性、中印关系的历史与现在、对印度文化的总体把握及印度的八大文化景观,进行了论述,进而从世界观、生命观、种姓观、宗教观、人生观、修炼观、意志观、教学观、文艺观、矛盾观等十个方面,进行独到而深刻的阐述。它为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印度文化的窗户,也使印度人能通过这扇窗户了解中国人眼中的印度文化。


梵我一如 万物有灵——印度人的世界观

人是世界的人,文化是人的文化。对人世的感知,对宇宙的思索,对生命的阐述,从人之初便发生。世界观是人类文化的心灵。我们研究印度文化,最好从印度人的世界观——印度文化的心灵开始。

印度人善于沉思,早在远古时代,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便已远远超乎西方人。在西方,“物理学家们爱说,爱因斯坦把时间和空间归并成了‘时空’。”而在古印度,表示“世界”的词语有“路迦驮睹”(lokadhātu)、“帷湿卧”(vis'va)、“生杀日”(samsāra)等,这些概念不但具有“世”(时间)和“界”(空间)的意义,而且具有生命、人类的意义。“生杀日”一语除了表示“世界”之外,同时还有(生命时空)轮回的意义,印度各宗教中的业报轮回即是此语。“路迦驮睹”包括“有为世界”和“无为世界”。可见,印度人的世界观不但成熟很早,而且内容丰富、深邃。认识印度人的世界观,对于了解其他民族的世界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比较人类学和比较文化学上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