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当代建筑,可不只有“大裤衩”

(2016-01-26 15:13:21)
标签:

杂谈

一提到中国当代有设计感的建筑,

大家心里第一个想到的....

可能就是尴尬的大裤衩.....

中国当代建筑,可不只有“大裤衩”

或者是,

有一种谜の雍容华贵的上海LV大厦

中国当代建筑,可不只有“大裤衩”

再或者是....

质朴真诚的土豪金方圆大厦(微笑脸

中国当代建筑,可不只有“大裤衩”


看到这些图的时候,请大家不要对中国的建筑师绝望。

其实,中国有很多有思想并成熟的建筑设计师,他们的作品,或许就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的带来精致和幸福的感受。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推荐这本《建筑的起点:著名建筑师演讲录》,此书汇集了“中央美院建筑学院——雅庄建筑设计讲座”中九位著名建筑设计师的演讲。

其中著名建筑师崔愷就跟大家分享了他们团队已经完成的建筑项目——都是本土文化和当代建筑有机结合的优秀创作,也是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让我们来看几个有趣的案例。


 
苏州火车站(2007——2012)
中国当代建筑,可不只有“大裤衩”


小城市、小街道、小河道,面对的是一个大车站。站棚和站房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超大型屋盖系统。如何将其和老城肌理建立联系?我们结合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最后选择了折板式屋顶。

我们希望从屋顶看过去,它有点像苏州老城的片片街坊,而由此形成的菱形空间钢桁架体系,不仅适应了大跨度空间要求也变成了有地方特色的菱形语汇系统一大到屋架支撑体,小到立面格栅和广场灯具菱形成为有机的现代空间设计要素。


另外,我们将办公区、售票厅、贵宾休息室、商务候车室统统安排在大厅外侧,形成若干可以自然采光、通风的小天井,也跟苏州的园林特色有关。我们还设计了两个停船码头,使得旅客下火车后,除了可以乘公交、地铁外,还可以顺着河道游览苏州。站前广场上还有候车廊和白色景墙,配以树林、水池,为旅客休息提供良好

环境。这些都是我们在设计中主动把苏州的传统文化跟新站建筑相结合的策略。


中国当代建筑,可不只有“大裤衩”


应该说,这样的思路跟以往传承民族形式的创作方法是有相关性的,换句话说,我们汲取了某种典型的地方建筑语言,然后用全新的结构、材料来进行诠释同时,我们不仅仅从形式出发,也从环境和空间的特点出发,以避免从形式到形式的解读,希望在传承的同时有所创新。


 
青海玉树康巴艺术中心(2010——2014)

这是为青海玉树所做的震后重建项目。

青海玉树是藏族占总人口99.5%的藏区,在藏区做援建有种特殊的感觉,和我们以前在拉萨设计火车站―样——当我们去援助一个建设比较落后的地方时,那个民族非常纯洁和高尚的宗教情结又反过来教化了我们。所以我们在藏区援建的感觉不是给予,而是学习。


藏族的城市跟其他地方的很不一样,有着质朴的当地材料和高密度的城市肌理,这样的肌理又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比较均质,呈现出很有特色的板块状我们设计的康巴艺术中心基本上采用方合院的形式,是一个占地两万平方米的综合文化建筑,包括剧院、电影院、图书馆、文化馆。把两万平方米做成一整个大建筑,是通常的做法,但考虑到两万平方米的大建筑在这个小城里会显得比较突兀,我们有意识地将它做成一组小建筑体量的组合,使它融人原有城市的尺度当中,尽量保持原来传统城市的肌理另外,我们利用典型的内向合院空间来组织功能,形成一个城市当中的聚落,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建筑。


中国当代建筑,可不只有“大裤衩”


关于采光,藏族建筑的光线是很特别的,当地居民—般从高处的侧窗把光线引进去,通过里面的家具、色彩、织物把光漫射开来,跟现现代建筑用光不一样。在设计中我们也专门做了采光的特殊研究,这也是对地域文化深入思考的一个方面。

光进入室内的方式,跟我们在北京做建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阳光从空间的高处进入,下面留一些小的观景窗、通风窗,营造出上明下暗的空间视觉效果:很有立体感,有一种向上升腾的感觉。


中国当代建筑,可不只有“大裤衩”

 
杭州杭帮菜博物馆(2010——2012)

杭帮菜博物馆位于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内,场地的北、东、西三面环山,中间地势平坦,为西湖疏浚淤泥库区。经过将近10年的自然干化,现在江洋畈淤泥库区已形成以垂柳和湿生植物为主的次生湿地。

当地政府希望结合湿地公园建设,把博物馆一同盖起来。此项目占地一万平方米左右,计划将其造成一所餐饮文化博物馆,也是可以品尝美味的特色餐厅。在周边山林的环抱中,这里的景观效果较为独特。


中国当代建筑,可不只有“大裤衩”


因为地处一个小山沟,一万平方米的建筑会显得特别大,我们设计时十分注重分解建筑的体量,使它在立面上呈现现比较多变的轮廓线,并采用坡屋顶以与山景协调,也产生传统村落之感。

我们在其屋面上上做了绿化,再一次让建筑被绿色覆盖。同时结合西立面的遮阳设施,做了绿色的竖向格栅,像竹林也像水边的芦苇丛,消隐了建筑。


建成以后,我去过现场,感觉这个建筑设计计策略确实比较成功。建筑被树林分解了,在公园不同角度看,都很难看到它的全貌。它是一段一段展现出来的,每一段都跟周围环境有对话的关系,包括后面的小山,树林,以及前面的湿地。


中国当代建筑,可不只有“大裤衩”

想对建筑设计有更深层次、更详细的了解吗?

快翻开这本书吧:

中国当代建筑,可不只有“大裤衩”

庄雅典 /《建筑的起点:著名建筑师演讲录》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6-1


建筑不仅仅是一个个空间场所,也是思维与情感的投射,更是从创意到实践整个过程的记录与凝固。


此书汇集了“中央美院建筑学院——雅庄建筑设计讲座”中九位著名建筑设计师的演讲。他们用通俗的语言,与听众分享亲历建筑生成过程的点滴:从建筑的外观形态到精神理念,从施工的材料选择到团队配合,从设计之初的所思所想到后期维护的心得体会……在这些演讲中,我们得以见识建筑的平凡与伟大,以及作为建筑师的重要与“渺小”。

   

九位建筑设计师的思绪碰撞,展现了当今中国建筑界的思想高度,对读者颇具启发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