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新试验

标签:
杂谈 |
分类: 民生银行 |
评论:2011年,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提出“3年内打造150家小微专业支行”,希望通过专业的金融服务和差异化的产品从林立的竞争者中突围。专业化支行,是民生银行的又一大创新,民生银行的小微之路越走越宽。
http://photocdn.sohu.com/20120727/Img349125581.jpg
民生银行南京弘阳支行正式开业,这是南京第一家以“商圈”命名的特色支行,也是南京地区第一家建材装饰市场小微金融专业支行
2012年7月25日上午,中国民生银行南京弘阳支行正式开业,是一家以“商圈”命名的特色支行,也是南京地区第一家建材装饰市场小微金融专业支行。从最初的“散兵游勇”到成立项目组,再到成立一家支行,这是民生银行一条脉络清晰的“小微金融”服务路线。
A 小微金融“民生速度”
4个月,今年2月到6月底,民生银行弘阳支行从筹备到试营业总共用了4个月时间。
外界人几乎都会惊讶于这个支行成立的速度,但对于民生银行来说,这就是支行正常的开业速度,没什么奇怪。弘阳支行行长周焱也认为这个速度在内部很平常,怎么办到的?“其实就是天天"盯"着办。”她笑着说。
使命必达,在更短的时间内争取完成更多的目标,也许是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想要超过其他竞争者的必备素质。
可以这样算笔账,按照全国3年150家专业支行的目标来计算,平均每年要成立50多家,就是说每个月全国范围内要开两到三家。据了解,目前在厦门、福建已经成立了茶叶支行、石材支行,江苏南通也成立了家纺支行。未来还会有翡翠支行、水产支行陆续成立。“除了弘阳支行,未来南京还将陆续有专业支行成立。”民生银行南京分行小微金融部总经理钱晖说。
B 弘阳支行的故事
后来到2008年,桥北红太阳装饰城有一部分搬迁到板桥,小胡随着客户的变动,工作地点随之变成了板桥。“那时候还是散兵游勇阶段,每个客户经理分散跑市场,没有重点,加上贷款产品的同质化,当时贷款户数依然不算多”。
到了2009年,小胡清楚地记得这一年。在2007年,民生银行事业部改革之后,2009年,开始了“商贷通”的运作。商贷通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银行之间同质化竞争的问题。民生银行的小微贷款开始变得灵活多样。“商贷通”效果显著,“记得2009年,我们在红太阳的贷款户数开始越做越多。”小胡说。
随着贷款户数的增多,以及和弘阳集团越来越紧密的合作,民生银行2011年开始派项目组进驻弘阳。“打个比方说,以前客户经理跑市场都是散兵游勇似的,这种做法由于没有统一领导,工作效率低,服务跟不上,风险还不好把握,进驻项目组就相当于有了组织,项目组有统一的领导和实施策略,风险好把控了,效率还能提高。”弘阳支行行长周焱说。
实际证明,项目组进驻之后,贷款户数有很大的提高,“大概比进驻之前又翻了一番。”小胡说,项目组进驻之前,大概总贷款户数是1000多户,项目组进驻之后的几个月内,又增加了1000多户。
项目组进驻之后的主要任务是,6个工作人员天天驻点,整理客户资源,办理乐收银,工作有序推进,贷款户数有显著增加。随着项目组工作的深入,客户数量的增加。为了解决结算,存取款的问题,成立一个专业支行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实际上,从民生银行2011年推出“小微金融2.0”,从单纯的贷款向全面金融服务转变,打造小微金融专业支行就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性举措。
C 特色支行的特色
早在去年,弘阳支行筹备组就展开了客户调研,他们对弘阳集团旗下板桥红太阳工业原料城、迈皋桥家居、桥北弘阳广场三大市场商户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商户基本情况和金融服务需求的调研。支行对问卷进行了有效数据梳理和分析,将市场内商户的情况向分行小微企业部、授信评审部进行汇报并为商户量身定制金融服务及授信产品包。
目前,支行设有行长室、市场部、运营部。市场部主要负责市场推广,客户经理上门营销,运营部主要是柜面,既负责对公业务也负责个人零售业务。5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能够涵盖从弘阳集团到小微业主的所有对公对私金融需求。
“我们的客户更加明确。”周焱说,弘阳支行开业后,服务的对象就“绑定”于弘阳商圈。为弘阳集团及弘阳商圈的小微商户提供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目的是帮助弘阳市场商户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转型升级。
对于银行来说,专业能够更好控制风险。跑了9年,小胡现在已然成为建材市场信贷专家,哪户生意做得好,能给多少贷款,他们心里都有“一本账”。
围绕民生银行“专业支行”的定位,在南京,还会有更多的专业支行成立,这一次目的更加明确,“将为既定商圈及产业链范围内的小微企业、个人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将通过团队、服务、产品、管理的专业化,树立全新概念商业银行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