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成都分行,也是民生银行的标杆之一。很多人瞧不上草根出生的民生银行,总觉得太激进,我是越来越喜欢了民生了。民生银行的利润今年要接近300亿了,离招商银行越来越近,二次腾飞不是一句空话,民生银行现在市值3000亿才是合理估值。
2011年12月16日,民生银行成都分行九周岁。
截至目前,成都民生存款规模超过530亿元,2011年税前利润已超过20亿元,规模位居当地股份制银行前列,盈利能力更是位居第一。成立九年来,成都民生累计共实现税前利润48亿元。什么样的人,能够带领成都民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记者走进成都民生,揭秘舵手熊津成。
带队伍
提升员工幸福指数
尽管成都民生业绩出色,但熊津成并不满足,他的目标,是打造一间幸福银行。
成都民生每年会定期组织文娱比赛、员工运动会、文化沙龙、员工家访、家属开放日、困难帮扶等活动。创设青年精英俱乐部,并以独特的业绩文化打破传统的“大锅饭”,“用数字来说话,以业绩论英雄,以能力定升迁,以贡献计报酬”,开启了公平、透明的激励通道,提升员工归属感和幸福指数。
幸福还源于民生银行对社会的回馈。近日,承载成都民生800余名员工爱心、总金额为50万元的
“民生就业实习成长基金”正式在西南财大金融学院设立,该基金是成都民生推进青年就业实习基地的举措之一。
这些想法和举动,从熊津成最初加入成都民生时就已萌芽。
2002年11月,熊津成放弃监管机构的“安逸”职位,加入筹备中的成都民生,担任分管中后台的第一副行长。彼时的成都民生正处在蹒跚起步的艰难阶段:没品牌,少客户,缺人手,员工收入微薄。筹备期间的60人团队,到正式开业时,只剩30人不到。千头万绪,熊津成首先从跑批文开始。数上北京,到中国人民银行各个司挨个拜访。2002年12月16日,成都民生正式开门迎客。起初,只有20多亿元存款规模。2007年,熊津成出任行长时,成都民生已“鸟枪换炮”,存款规模跃居同类股份制银行前列,员工人数翻了十倍,达到400余人。
队伍大了,怎么带?熊津成把成都包容淡定、坚毅刚强的城市气质融入了成都民生的企业文化,提出将“民和”作为成都民生的精神内核之一。他说:“我要让每个成都民生员工,都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幸福家园中。”
招数
出奇制胜像打乒乓
工作闲暇,熊津成爱找几个乒乓球友杀上几局。手握球拍,儒雅的熊津成就像换了一个人,锐气毕露,常常出奇制胜。这一风格,在成都民生的市场发展中也有所体现。2008年,宽松的货币形势让熊津成面临两难:是倒回去继续走过去
“以贷引存”的老路,还是以创新谋发展?面对市场上如洪水般的信贷投放,熊津成忍住了,他选择潜心创新。就在当年,成都民生丢掉了保持近两年的存款规模第一的位子。
但是“剑走偏锋”的效果逐渐显现:单纯的贷款投放项目几乎没有了,以产品创新为基础的综合服务方案大幅增加;“以贷引存”粗放经营减少了,以商贷通、财富罗盘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增加了;其利润生成能力跃居成都同类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
从定制全球首款高端白酒理财产品到发行首只白酒企业短期融资券,从定制私人银行产品到进军艺术品投资领域,从率先提出用金融管家服务民营企业到推出多种金融服务产品为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提供近百亿元贷款,从为成都投控集团量身定制金融新品到牵头银行机构以银团贷款支持天府新区核心项目金融城开发……不难看出,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已成为成都民生逆势增长的“杀手锏”。
今年,成都民生荣获由四川银监局和四川日报社联合授予的 “2011四川银行业传媒大奖——最佳金融创新银行”桂冠,成为省内唯一获奖的股份制银行。
对于即将启幕的2012年,熊津成希望,10岁的成都民生存款规模能破600亿元,成都民生将做四川最佳股份制商业银行和系统内西部最强分行,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