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真的那么重要吗?

(2011-08-04 12:45:29)
标签:

杂谈

分类: 其它

评论: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吸引投资,可以不要国格吗?就像一个人没有了人格,有再多的钱又有何用?

100多年来,对中国人伤害最深的就是日本,现在的中国竟然还出现这样的事情,震惊!气愤!悲哀!

 

    之前有网友爆料称,黑龙江省方正县为吸引日商投资,花70万元为侵华日本满洲开拓团死者树碑,1500万为开拓团拍电视剧立传,规定街头牌匾必须标有日文,不服从的要罚五千元,罚款由工商执行。 

    2011年8月3日,“湘军五百”等5名男子从北京出发,抵到达黑龙江方正县,将“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碑砸毁。事发后,5男子与当地民警发生冲突,后被带到了方正县公安局接受讯问。另据记者了解,当晚8点40分左右,5人已离开方正县,准备乘火车回京。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08/04/121809762_11n.jpg

 

黑龙江方正县:街头牌匾不标日文不给执照罚5000

2011-08-03 09:41:39 南方日报

http://images2.china.com/news/zh_cn/domestic/945/20110803/16684108_681104.jpg

黑龙江方正县一些商店的牌匾照片

    南方日报讯 (记者/张胜波 实习生/邱妍肖红邹力)近日,网友爆料黑龙江方正县规定街头牌匾必须标有日文,并指出当地政府强制要求“不服从的要罚五千元,不给工商执照”。这是继为日本“满洲开拓团”逝者立碑而遭网友谴责之后,黑龙江方正县再次受到指责。方正县工商局工作人员确认了“不标日文不给执照”一事,但并未提及罚款事项。

    8月1日21时,网友在论坛发帖称“某县规定所有商业牌匾必须标注日文,如果不标日文,会有几千元的罚款。屡次提醒不标的,禁止挂匾。而且新规定日文还要占到30%。”并上传了一些商店的牌匾照片,中文名称下面都有一行日文翻译。此帖引来网友的愤怒回击,网友“k42jv”跟帖回复:“东北三省又一次被沦陷了。”

    记者联系方正县某商店,接线员告诉记者在该县开店匾牌上的确必须标注日文,在工商局办理相关手续时政府会提供免费翻译。如果不标注日文,就不给营业执照,但并没有罚款这回事。

    记者致电方正县工商局求证此事,办公室工作人员确认了“商铺牌匾上必须标有日文”一事,至于原因和文件规定,则表示只负责审批工作,具体事宜要咨询方正县政府和建设委员会。但当地政府与建委电话无人接听。

    据了解,哈尔滨市委统战部曾在方正县做过侨务调研,统计数字显示:方正县居住海外的华人华侨38000余人,占哈尔滨市华人华侨总数的76%,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日本最多,定居、旅居者约35000人。

    记者在方正县华侨商会的网站发现了一个《侨乡形象工程建设调研报告》,报告指出2006年县委、县政府就确定了打造“东北旅日侨乡”的战略目标,强调先从侨乡形象入手。侨乡形象工程建设成就中表明“主要街道两侧的牌匾、招牌、广告牌、宣传牌都用中日文字书写”。

    有网友表示:“发展县域经济,出发点是好的,但非要在本就没有愈合的创口上再撒上点盐,真的很难让人接受。”

 

为开拓团立碑于理有悖于情难容

2011-08-03 09:36:22 京华时报
 

    碑,在我国,有特定的含义。树碑,本身就带有这样一种价值判断:所刻之人、所记之事,有意义,应当铭刻,值得颂扬。正因此,哈尔滨方正县为日本开拓团立碑,引来广泛质疑。

    和平共处是外交政策,善待友邻是文化传统。不仅是对开拓团,即便是对日本兵,收拾残骨、善加埋葬,也是从对生命尊重出发的应有之义。建立公墓等,足以显示我们以德报怨的胸襟,足以彰显我们和平友好的姿态。

    对于开拓团,历史早已辨明,他们是随日本武装侵略而来,行的是食利侵略之举。虽然很多成为“失败又悲剧的移民”,然而将这样实为殖民者的开拓者,铭于“纪念石碑”,已经超出了尊重生命、记录历史之意,反而有了颂扬的意味,实在于理有悖、于情难容。

    当地相关负责人称,这不是碑,是记载亡者名录的“墙”。碑,原本就不只有一种形式。更何况,判明一个建筑的性质,不在其形态,而在其功能。刻上名字、记上事由,本身已有纪念之义,况且还有送花、悼缅之举。不承认是碑,难以服众。

    铭刻于石,是为永志不忘。德国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群,位于柏林市中心,2700多块水泥墩,占据1.9万平方米土地。按照德国官方说法,这不仅是纪念600万犹太亡灵,而且提醒所有人记得当年的黑暗,永远对法西斯幽灵保持警惕。我国很多地方,也都有意在牢记历史、矢志复兴的“九·一八”国耻纪念碑。然而,在为开拓团所立的碑上,却难以见到这样的意象和意向,反而是壮丽堂皇到了让人不舒服的地步,难免会让人猜测其后的动机。

    对于立碑的初衷,不便妄加揣测。但这一举动背后,却是如何认识历史的大问题。我们对生命表示最高的尊重,这也是现代文明最基本的特征,但对于个体生命背后的行为和选择,我们却不能不保持警醒。

    为开拓团立碑之事,在某种程度上越过了边界。在辩称尊重生命、和平意愿的同时,是否有意选择忘记所铭刻的这一群人曾有违国际社会基本伦理、现代文明基本原则?对此举,可以有各种辩解,也能做不同解读,但最基本的,却是历史观念的混乱、底层价值的迷失。

    的确,历史是由人书写的,如果因为种种原因而模糊了历史的价值取向,丧失对历史的基本判断,只会混淆视听,丢掉国家和民族的根基。

    将实为殖民者的开拓者,铭于“纪念石碑”,实在于理有悖、于情难容。在辩称尊重生命、和平意愿的同时,是否有意选择忘记所铭刻的这一群人曾有违国际社会基本伦理、现代文明基本原则?

    金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