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s10/large/0020Glt1zy6MRV5rKn7e9
整体观感:
毫无疑问,已经进入第三季度的《中国好声音》没有实现,也不太可能再度复制第一季开播时的全民话题级热度。相比第二季,本季选手的演唱能力和音乐呈现水准都有提升。赛制有所优化,每组选足16人避免了凌乱的导师抢人环节。节目制作上对选手身世有多淡化,淘汰赛的煽情内容也有所缩减,但在演唱、编曲和音效制作上保持了高水准,整体水平领先于国内其他选秀节目。可以说《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和《中国好歌曲》仍然是三面大旗,代表了中国音乐类娱乐节目的最高水准。
数据概览好声音:
选手:
本季好声音共邀请了120名左右的选手参加盲选录像,有64名选手被选入导师战队
66位歌手(有两对双人组合)中,37名男性,占56%,29名女性,占44%
64名晋级学员平均年龄为 26.375,其中:
那英组:27.56
杨坤组:23.81
汪峰组:29.06
齐秦组:25.06
杨坤偏好年轻选手,而汪峰对音乐深度的要求,导致他所选择的学员平均年龄偏大
64名晋级学员中,籍贯为辽宁、四川、湖北、新疆的学员均达到了6名,并列第一:
辽宁:李嘉格、郑俊树、张江、崔忠华、毛泽少、王卓
新疆:帕尔哈提、吐洪江、李维、李蔓、张婧懿、伊克拉木
四川:王凯琪、魏雪漫、南玛子呷、赵祺、陈直、苏琪繁
湖北:余枫、夏恒、刘辰希、李致贤、石宇凡、莫艳琳
东北和新疆素有文艺传统,四川是选秀大省,诸多学员入围导师战队顺理成章。湖北选手异军突起引人关注。六位辽宁籍选手中,五位都在那英组内,那英对同乡后辈的提携有目共睹。
曲目:
不计算落选演唱,本季学员一共演唱了163首歌。其中:
港台作品104首,占65%
大陆作品39首,占23%
英文作品20首,占12%
风格方面:
流行:65%
摇滚:15%
R&B:9%
民谣:9%
民歌:2%
中文流行歌仍然是主流
163首歌中,四位导师的作品共有20首。其中:
那英2首(来自于本组淘汰赛、由导师自己选择的有2首)
杨坤3首(自选3首)
汪峰8首(自选6首)
齐秦7首(自选4首)
汪峰高冷且自恋,选了6首自己的歌。齐秦被选手和其他导师一共选了3首,四位导师中排名第一,这也体现了齐秦导师当年作品的分量。
导师以外,有八位歌手的作品被学员们演唱了三次。他们是:
蔡依林、邓紫棋、林宥嘉、莫文蔚、孙燕姿、陶喆、信、郑钧(歌单略)
作品被演唱了四次的有:
王力宏:
《你不知道的事》陈永馨
《落叶归根》胡慧仪
《你不在》莫海婧
《改变自己》魏然
张信哲:
《我是真的爱你》魏雪漫
《直觉》张江&崔忠华
《从开始到现在》刘辰希
《爱你的宿命》张碧晨
张学友:
《我等到花儿也谢了》赵钶
《一路上有你》张碧晨&魏雪漫
《月半弯》刘双双
《秋意浓》刘明湘
作品最受欢迎的是张惠妹,一共被演唱了八次:
《火》分别由秦晓琳及张智勇在盲选轮演唱
《过不去》王凯琪
《我最亲爱的》李致贤
《也许明天》由美&张丹丹
《一想到你呀》楼沁&莉娃
《相爱后动物感伤》李嘉格
《Are You Ready》秦宇子
转身:
盲选期导师的转身次数及转身率(按120名选手参加盲选计算)
那英:34转(转身率 28.33%)
杨坤:42转(转身率 35%)
汪峰:28转(转身率 23.33%)
齐秦:48转(转身率 40%)
汪峰果然高冷而挑剔,但同时保持了对学员的号召力。杨坤和齐秦对选手的吸引力稍弱,需要频频转身。
盲选轮晋级选手的转身情况:
http://s11/large/0020Glt1zy6MRV9Fbqaea
学员获得的转身次越多,代表着获得了更多导师的认可。而组内学员的累积转身数越高,代表了该导师组内学员收获了更多其他导师的认可。比较组内学员收获到的组外导师转身数(组内学员累积转身数减去16,及导师自己的转身数),可以直接体现出四位导师在争夺优秀学员时的竞争力。
那英:25
杨坤:21(假如梁栋江不是递补,而是获得了转身,这个数字还可能会更高)
汪峰:25
齐秦:17
齐秦老师有点杯具
在盲选阶段获得四转的学员共有11人,(罗景文、陈永馨、张碧晨、陈冰、开开、李琪、耿斯汉、陈乐基、李维、于勃、刘明湘),其中那英、汪峰组各4人,杨坤组2人,齐秦组1人(还是实力略差的罗景文),这也是齐秦老师对学员吸引力不足的佐证之一。
三转选手:20人,这其中有10人的三转都来自那 杨 齐。高冷的汪峰老师啊……
二转选手:16人
一转选手:16人
进入淘汰赛的16强选手的盲选成绩如下:
http://s6/large/0020Glt1zy6MRVaDILHc5
淘汰量和晋级机率如下:
http://s11/large/0020Glt1zy6MRVbk1po5a
那么对于选手而言,假如你在盲选中——
获得四转:那么你有略超半数的机率进入16强
获得三转:机率骤降到15%
获得二转:只要你在风格上正好压制对手(李文琦)或者展现了新的特点(余枫),同样有可能晋级16强,甚至是4强
获得一转:除了在竞争不那么激烈的齐秦组内有两位一转学员杀入16强,在其他三位导师的战队里,一转选手的16强晋级率为零
此外,获得三转以上的学员,可以保证盲选演唱基本不会被剪(除了杯具的张江)
全程回顾&复盘
盲选阶段
第一期:
虽然节目进度和录像顺序不完全一致,但能看出本期播出的学员大多参加的是较早开始的录像。导师们的转身门槛相对较低——大多抱着「先抢几个打底」的心态。这期学员实力整体较弱,成绩也是六期盲选里较差的:除了陈永馨和楼沁,其他选手全部在第一轮对唱考核中被淘汰。
第二期:
节目渐入佳境。重磅学员周深、张碧晨用实力打消了第一期播出后公众对本季学员实力的怀疑,而 Robynn & Kendy 的出场也为节目提供了足够的关注度和话题引爆点。导师转身标准除了对秦晓琳显得略宽容外,整体还算客观。
第三期:
选手实力最强的一期。本季总共11位四转选手中,有5位都在这一期登场,哦还有最后几乎夺冠的老帕。假如这64名选手按播出节目分成六支战队打对抗锦标赛的话,第三战队必然夺冠。即便是被其他五队围攻打车轮战,三队也未必没有胜算:张碧晨陈永馨会陷入陈乐基李琪的纠缠,秦宇子余枫和陈冰耿思汉捉对厮杀也是难分高下,而娇滴滴的周深刘明湘,哪扛得住满嘴喷沙子的帕尔哈提大魔王啊……
第四期:
学员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同时导师转身标准明显提升,一转二转学员偏多。唯一一位四转选手李维,在演唱完毕获得四转后的聊天环节中,讲了半天和齐秦的渊源后又转而加入那英战队。这个选择在当时显得有些不可理喻,现在看来却相当英明——选齐秦可能会静静地进入16强,但选了那英就有了一首把全国人民都唱得心旷神怡的对唱金曲《贝加尔湖畔》。
第五期:
共播出了十名学员的演唱,还有九位选手的快剪片段,是学员登场最密集的一期。除了四转的刘明湘、于勃,三转的刘双双、由美和张江之外,集中播出了大量一转二转学员,快剪中包括了最后的季军余枫和另外一名16强选手张卓含威。于勃在录像时给我印象很深,虽然音域并不出色但音色和细节处理都很有质感,不知道之后为什么没争取到更多的机会,淘汰得很没存在感,有点让人惋惜。
第六期:
盲选收尾,音乐好像没有引起公众的太多兴趣,因为话题都集中在选拔的结果上了。导师们水平尚在,能够抓住最后的机会挑选那些因为盲选后期转身标准提高而落选的实力学员。三位复活成功的选手(李文琦、张婧懿、魏然)的实力明显超过其他落选选手,而这三位学员的实力放在各组内也都至少能排到中游,强于许多稍早入队的一转选手。
组内淘汰赛
那英组:
周深与李维的配对堪称神来之笔。周深的声音太过美艳妖娆,一来很挑歌,二来容易给人一种不真实的幻灭感。而李维的声音干净柔软但又带着亲和的温柔,总体上和周深有不小的反差,但在清澈度上是有相似之处,并且是能形成层次递进的。周李对唱版的《贝加尔湖畔》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原曲有所超越,而如潮的好评一定程度上也淡化了周深被李维淘汰引发的巨大争议。
但联想到那英组最后选出的四美,以及张碧晨在决赛轮的选曲,就能隐约看出那英本季的参赛思路:务实、求稳、视觉控、接地气、走主流群众路线。相比之下周深的能力和那英的既定策略格格不入,风险和不确定性都太高。放到8进4把四美中的哪一位PK下去都够让那姐肉痛好久的,估计就长痛不如短痛了。
汪峰组:
开场就是本季好声音第一大冤案,好吧,第一大争议考核。一首《光辉岁月》,陈乐基在歌曲开头用粤语完整演唱了一遍主歌段落后,就开始配合张心杰:调也降了、词也换成国语了、主旋律让给对方自己去唱和声了。但即便是这样,我在音乐上找不到理由能够解释陈乐基为什么会被张心杰淘汰。
陈乐基的音色嘹亮、音域出色,仅凭借演唱拿到组内四强不成问题。陈投身独立摇滚乐多年,论风格把握、作品深度和演出经验,和老帕相比也是各有千秋,如果代表汪峰组站到决赛舞台上,最终成绩未必低于帕尔哈提。陈乐基早早出局的唯一解释,就是合约了。灿星费劲搭的台子,不能捧了别人家的角儿。既然不肯入我门下,那就早点出局免得后面打得一脸血搅了我的场子,留下点体面也留下点未来见面余地。
其他学员的考核结果倒也顺理成章,李琪的爆发令人惊喜。
杨坤组:
宁愿剪掉莫海婧也要在开场播两个女人比赛烧劈柴,实在有些掉价。这也不怪着导师,剪刀握在节目组手里嘛。本场编曲精良,时尚感很强。杨坤导师对潮流把握得还是很准,近两年风靡全球的 Funk / Disco 元素都融到了考核曲中,比如《说,你爱我》、《日不落》,以及最后余枫翻转陈永馨的《Treasure》。
伊克拉木在盲选轮的演唱很优秀,音乐精致而细腻。但由于在艺术表现上相对温和,并未像帕尔哈提那样引发大量讨论。淘汰赛第一轮的对唱《Vincent》,表现优秀的伊克拉木在音乐形象上并未产生太大突破,而表现同样优秀的李文琦展现出了和盲选时清新摇滚有所区别的清纯抒情形象,得以晋级。过程现在看来已不再重要,这版优美的《Vincent》更值得我们不时回味。
齐秦组:
齐秦组的选歌,尤其是对唱轮的曲目选择太过保守,除了 MJ 的《Bad》和张国荣的《拒绝再玩》,其他六首对唱曲过于口水,留给学员们的发挥空间太小。从效果上看,学员们大多停留在歌手大赛的水准,处于把歌曲顺溜下来的状态,无法在音乐姿态上塑造出和盲选演唱有所变化的新形象,更别提在歌曲演绎上挑战原唱了。
各组四进一
相比组内四强考核引发的争议,各组四进一考核都进行得四平八稳。一方面各16强选手此前都已经至少演唱了三首歌,每个人的实际能力都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展示。同时演唱平均水准的提高,会把选手演唱中出现的失误衬托得更明显。
那英组的四美中,李嘉格实力稍差且当天身体状态不佳,不再讨论。陈冰火爆有余细腻不足,刘明湘细腻有余气势不足,比起张碧晨都稍逊了一筹。就算抽签和选曲上出现变化,组内最后的冠军应该也还会是张。
杨坤组的考核中,第一轮余枫赢下李文琦、陈永馨淘汰徐剑秋都在意料之中,变数出现在余枫与陈永馨的比拼。陈永馨在选曲上吃了大亏,华语流行歌被复古 Disco 吃得死死的,台风上更是无法和满场蹦达的余枫抗衡。陈永馨假如能作为组内冠军进入决赛,表现和最终名次不一定会比余枫差。与导师的对唱可能由于风格的原因,效果不一定比余枫和杨坤的合唱好,但超过齐秦与秦宇子是没问题的。独唱轮可能难以对抗帕尔哈提的《礼物》,但是和张碧晨歌路相近实力相仿,未必没有胜算,最后拼个亚军也是有希望的。
余枫的爆发则完全出乎了杨坤的预料,也打了陈永馨一个措手不及。参加比赛歌路还是要宽一点,为自己留些变化余地。设想一下余枫唱完《Treasure》之后,陈永馨若能拿出一首《The Power of Love》之类的律动感稍强的抒情大歌,既延续了自己的特点,气势上也不会落于下风。
齐秦组的考核也进行的波澜不惊。张卓含威有拖拍硬伤,刘双双气质小众歌路较窄,被秦魏二人淘汰出局也是顺理成章。至于秦宇子和魏然的比拼,更多取决于选曲和当场发挥。
汪峰组的考核中,淘汰李琪选择王凯琪有些让人看不懂,不过就算李琪进入最后一轮,汪峰也会选择帕尔哈提——汪峰是在有媒体评审团参加的最后一轮考核中,四位导师中唯一一位打分有倾向的,可见汪峰对帕尔哈提的力挺。而帕尔哈提假如在盲选轮中不选择汪峰,在杨坤和那英的队中都很有可能进入不了最终的决赛(齐秦压根没转身)。所以不论汪峰的言论做派还是某些抉择让人不舒服,必须承认,他的坚持造就了帕尔哈提,也在相当程度上保障了本季《好声音》的艺术水准。
决赛
余枫和秦宇子都出现发挥的硬伤,当期乐评内我都有具体分析,在此不再展开。张碧晨的决赛选曲遭人诟病,但换个角度看,张,或者说那英,也在用选曲表现姿态:迎合主流群体,紧扣时代脉搏。与其说灿星选择了张碧晨,不如说灿星选择了市场;与其说张碧晨迎合了灿星,不如说张碧晨迎合了商业规律。所以张碧晨夺冠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而帕尔哈提获得亚军同样是在导师的坚持下收获的音乐的胜利。
假如张碧晨在选曲上稍作变化,比如把唱滥了的《我只在乎你》换成《I Believe》或者《祈祷》(《蓝色生死恋》主题曲), 把老气横秋的《梦一场》换成一首韩式唱跳快歌(张碧晨在韩国当练习生时的训练内容),既不偏离原有定位,还能紧扣张碧晨的自身优势,同时在音乐上体现出风格变化,最终遭受的质疑会小得多。
歌手盘点:
本季失意学员:
李蔓:
本季唯一一位通过盲选但所有演唱都被快剪了的歌手,悄悄地来了又走,不带走一点记忆。盲选轮的《寂静的天空》,编曲和演唱处理上略显老套,没跳出寻常民歌的套路,但具体实现起来还是挺有悠远苍凉感的。复赛时和南玛子呷对唱《你的眼神》,编曲上没用转调来平衡男女间的音域差,南李二人都唱得不太舒服。这两首歌都多少有些小问题,而且41岁的李蔓确实商业发展空间不大,但想想连盲选都没通过的朱强和钱华兴还给播了两首歌呢,李蔓一首都不给留,确实有些过分。
张江:
唯一一位盲选三转还被被快切的选手,张江好歹是孙楠工作室的音乐总监呢,真是不给面子。不过后来想象快切也有可能因为张江盲选时唱的《泡沫》,和杨坤组复赛给开开和徐剑秋的选曲撞车了。最后总决赛直播时孙楠上台的表现还是很大度的。
艾怡良:
台湾 2010 年《超级偶像》冠军、湖南卫视 2013 《中国最强音》 五强,个人专辑和演出经验也不少。按资历看可以算作艺人,但凭此成绩出道又稍显分量不够,所以不甘心的艾怡良又来到《好声音》的舞台上重新开始。结果嘛……知名度确实有所增加,但仍然不能改变艾此前的尴尬出境。
魏雪漫、莫艳琳:
这两位已经在业内从业多年、堪称大腕的前辈放下身段来参加好声音,应该也是想追求自己事业的二度腾飞。但结果不甚如意:魏雪漫被后辈张碧晨挑落马下,而莫言琳盲选被切、对唱被切、只留了被淘汰的那首没什么存在感的《风吹麦浪》。总决赛之夜本季学员只有这两位没有到现场,也可以理解。
未来发展看涨选手:
张碧晨:
经过一整季节目的考验,张碧晨的演唱实力、抗压能力、心理状态等都堪称过硬。而随冠军一起到来的,还有相配套的海量资源。张目前的最大问题是对其音乐形象的重新塑造,一方面要逐渐淡化自身的韩国娱乐体系色彩,另外要在大抒情的音乐风格中寻找小特色。
帕尔哈提:
虽然帕尔哈提已经在艺术圈里小有名气,但在公众领域收获如此海量的关注还是要拜《好声音》所赐。此后帕尔哈提和他的 Qetiq 酸奶乐队,无论是坚持摇滚化维吾尔族音乐创作还是进军主流音乐产业,都将收获巨大的公众关注和商业价值。灿星可能从帕尔哈提的发展中获得不了太多的利益,就当是为中国流行乐坛的发展和多元化做出点贡献吧。
余枫、陈冰、刘明湘:
外型讨喜,风格主流,实力不俗,成绩也不错。作为未来好声音巡演以及商业代言的主力,发展应该不错。如果还有更高的追求,其业已掌握的资源也足以支持他们进行音乐上的创新。
陈乐基、周深、李文琦:
陈乐基虽然在淘汰赛中早早出局,但他和他的乐队在音乐圈里浸淫多年,作品、经验、人脉都很可观,能写能唱能演出,属于直接就能开工干活的熟手。有了盲选以及淘汰内幕带来的巨大人气作为引爆点,陈乐基的发展不会逊色于本季四强选手。
周深的人气不逊于陈乐基,但周的音色和唱法的特殊导致了他非常依赖歌曲自带的表现空间,如何获得与自身特点相匹配的作品是个问题。周深的声音辨识度高,艺术表现力丰满澎湃、戏剧性强,非常适合演唱影视主题曲(《贝加尔湖畔》画面感很强,《欢颜》和网上人气很高的《Let it Go》本身就是电影主题曲)。导演制片人们可以考虑开始整合资源了。
李文琦是个很有意思的孩子。早早地就找到发展目标并且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这小女生不简单,家长也很开明。这种发展方式挺好的,当明星也是有技术含量的,系统训练越早开始越好。李文琦虽然把创作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主攻方向,但目前的创作实力还无法和《中国好歌曲》上各路压得太久的音乐人抗衡,选择娱乐性更强的《好声音》有利于用年龄和外型吸引眼球,先累积人气出道,然后再慢慢磨练内功,向市场需要且缺口巨大的青年创作歌手方向好好发展。
最后送上我心中的本季十大金曲
排名不分先后:
张碧晨《爱你的宿命》
帕尔哈提《礼物》
余枫《Treasure》
陈乐基《月半小夜曲》
莫海婧《凤凰于飞》
陈永馨《你不知道的事》
刘明湘、郑俊树《Tonight I Celebrate My Love》
李维、周深《贝加尔湖畔》
李文琦、伊克拉木《Vincent》
李琪《It’s A Man’s Man’s Mans’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