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下火车转车时顺手买了份报纸,等车时翻看却被这样的一篇标题吸引住:“头发短的不能再短,裙子从来不穿……女生耍帅扮酷爱当‘假小子’”联想到上高中的侄女她们班的女孩儿多是短发T恤加运动裤的造型,就让大人们不禁想:这群孩子是怎么了?
其实孩子们的“中性化”现像并不偶然,它有着社会心理根源,包括社会潮流、家庭中父母一方的角色缺失、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期待等。对孩子们来说,追赶潮流是“合群”的需要,外表中性和内心中性是两回事。当今社会,很多女性精英表现出独立、果敢、爱冒险、喜竞争的特征,这些都会深刻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而兼有男性和女性特征优势的人易被社会接纳,生存能力更强。这一方面,家长们不必过分担忧。
一方面为病理表现,与人体内的微量元素锌含量有关。
锌有一项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是促进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如果缺乏就会造成性成熟延迟、第二性征发育障碍。
虽然动植物性食物都含锌,但锌含量和吸收利用率都不同。一般来说,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动物内脏都是锌的极好来源。干果类、谷类胚芽和麦麸也富含锌,但一般人吃的都是精加工的食物,所以这方面很难补足锌元素。干酪、虾、燕麦、花生酱、花生、玉米等为良好来源。
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植酸、鞣酸和纤维素等均不利于锌的吸收,而我国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所以锌的生物利用率并不高。加之锌的排出途径较多广,包括粪、尿、汗、头发等。摄入吸收不足与排泄量过大的不平衡,造成了我国尤其儿童、孕妇普遍的锌缺乏。
看看孩子,如果是膳食补充不足,那就抓紧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