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哭声小宝宝心理健康 |
分类: 石头妈育儿报告 |
小宝宝不会说话的时候,经常选择哭来作为跟大人交流表达感情和需求的方式。国内的传统观点好像是不让小孩哭,如果他哭就一定要哄住,说哭多了不好。我反倒觉得让宝宝哭一哭能帮助妈妈更快的了解他哭声的含义,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小宝宝也应该学会明确的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样大人才知道他想要什么,该不该满足他。
很多新妈妈都怕宝宝哭,一听见哭声就特别心疼,赶紧想办法止住哭泣,喂奶是常用的一个方法。在石头2周左右,我也是一看他哭了就喂。喂奶确实可以安抚宝宝,他困了累了或者耍赖找人抱的时候都有效果。但我很快就意识到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长久的办法,就索性让他哭一会儿,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安抚他,换尿布,跟他说说话,抱起来走走,多听听他每次的哭声有什么不同。头两个月让宝宝哭哭没有坏处,只要不是哭的太凶,还能增加肺活量。更重要的是,以后会哭的更少,因为妈妈明白了他哭声的含义,第一时间就可以帮他换尿布,让他睡觉,喂他吃奶,大大缩短了他以后哭的时间;还有就是他知道耍赖没有效果,也不会随便哭了。
分析宝宝的哭声也是有技术含量滴,需要妈妈多观察。宝宝的哭声不同,含义也不同。饿的时候是最典型的婴儿的哭声,哇~~哇~~,所以管小孩叫娃呢,呵呵。困的时候开始吭吭唧唧的,然后是比较高声的叫;找人抱和耍赖的声音介于两者之间;尿了拉了的叫声不高,并且时断时续的。石头有一段时间很狡猾,会骗奶吃。当他困了想吃着入睡的时候,即使刚吃完一小时,他也会发出类似饿了的哭声,我以为他饿了,就喂他,结果他吃了几口就睡着了,怎么叫都不醒。被他骗了几次之后,就不会再上当了,他耍赖的时候就让他吭叽一会儿,再安慰他,但是不给他奶吃了。结果他反而不哭了,因为他知道这样哭也要不到奶吃,索性自己寻找其他的方法睡觉了。
晚上训练他自己睡觉也是一样,他哭了几晚就不再哭了,因为他知道爸妈是下决心的让他自己睡,不会再抱着哄了。其实如果从出生开始就让他自己睡,没有因为他睡得少而想尽办法哄他睡觉,他根本就不用训练了。因为一直都不哄,他会认为这是自然的事情,就应该自己睡。如果开始抱着哄,突然不抱了,小宝宝反而会有失落感和不安全感。所以好习惯一定要趁早养成,大人越是妥协,宝宝就会要求更多。如果宝宝知道只要哭就会满足他一切愿望,他就会哭的更多,那些满地打滚要玩具的孩子多半是用“不能哭”的方法带大的。
谁都喜欢温暖的怀抱,小宝宝更是如此。我除了反对抱着哄睡觉以外,对于抱着他玩,抱着他亲亲,抱着他四处看看等其他的抱抱都不反对,并且乐此不疲。石头4个月之后好奇心更强,他已经不满足于躺在床上玩游戏了,时常唧唧歪歪的,我一扶他坐起来,他立刻就高兴了,小脑袋转来转去的看。我就抱着他到各屋走走看看,满足他的好奇心。有时候走在街上我也把他从车里抱出来,让他看看街上都有些什么。4个月以来我抱他反而比月子里抱的还多了。
有时候石头吭吭唧唧的喊我去陪,我不是每次都理他,我也有自己的事情,不能24小时围着他转,所以要让他学会独处。他吭叽的没意思了,又自己玩了。每天我都安排了固定的时间陪他玩,这样他就可以了解到妈妈什么时间是有空的,其他时间他也很少跟我耍赖了。但是,小家伙每天晚上6,7点钟的时候会吭哧吭哧的闹,等爸爸回来抱;周末的时候也会耍赖,因为看见爸爸在家,知道爸爸会陪他,呵呵。
其实宝宝什么都懂,如果有事情他是一定会哭出来的,他哭是为了告诉妈妈他怎么了想要什么。如果一味的哄,反而不能有效的了解他的表达方式,不能立刻就解决问题。有时候闹点小情绪,有时候想找人陪,这是正常的;有时候他也要发泄,大人也不一定能天天都有好心情呢,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也发泄一下呢;如果他是耍赖,那就更不能纵容这个坏习惯,要让他知道不是所有的需求都会被满足的。我希望能培养石头独立的个性,他越独立,就越坚强,呵呵,像石头一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