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九卷《西风东渐》六引耶还是斥耶

(2018-04-14 22:17:16)
标签:

传教士

天主教

李贽

徐光启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对于传教士引进的基督教,或者说天主教,当日的读书人基本上可以分成三派:忽略派、引进派和排斥派。

 

忽略派的典型代表就是泰州学派的李贽。

 

泰州学派都是些启蒙思想家,李贽更是其中最了不得的人物,恨不能重估一切价值,平生最烦的就是各种规矩,认为听读书人假仁假义的空话,还不如听菜市场的大妈说话,至少有什么说什么,当然不会喜欢基督教那一套比朱学更严格的规矩。

 

所以在李贽看来,他很欣赏利玛窦的为人和智慧,他与利玛窦见过三次面,称利玛窦是一个外面很朴实,而内心又非常灵活的“极标致人”,但他认为利玛窦想引进基督教那是不可能。他甚至不能理解利玛窦这么聪明的人,对中国文化这么了解的人几万里跑过来究竟要干什么?

 

引进派的典型代表就是有东林党背景的徐光启。

 

徐光启其实并不能算是东林党,但却算是东林党的朋友和同路人。而且不仅徐光启,很多东林党人物或东林党同道之人都对传教士们颇有好感——如果他们认识传教士们的话。

 

比如东林党领袖邹元标,他就天主教颇有好感,在他看来,东林党现在做的事,与天主教是一致的,都是当此世风糜烂的时代,希望通过更严格的方法挽救世道人心。不过在他看来,用天主教代替儒学却没有必要,因为这两者说的其实是一回事,即使有区别,也无非是风俗习惯不同罢了。

 

他的想法差不多能代表大多数与传教士有交流的东林学者。东林党在思想上与泰州学派是对头,一个保守一个解放,在宗教方面,泰州学派多半更喜欢禅宗,而东林党更愿意接近天主教,也就不足为怪了。

 

还有比邹元标走的更远的,远到甚至礼拜救世主圣像,或受洗天主教,比如邹元标的门人冯应京,或在东林书院主讲过的、东林党的朋友李之藻、杨廷筠,李之藻还上过《盗柄东林伙》的黑名单,杨廷筠也出资过东林书院。他们一方面仍然认为天主教和儒家十有八九是一样一样的,但他们又认为天主教对于挽救当时的世道人心是有帮助的,“不无裨益”。

 

不过比起徐光启来说,他们对于天主教,乃至整个西学的理解,都显然是要差之甚远的。

 

对徐光启来说,西学并不是与中国文化一样一样的,甚至也不仅仅是“不无裨益”的补充,而是甚至在有些方面超越中国文化的成熟文明,所以徐光启才会说“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在他看来,中国对于泰西之学,必须全面引进,必须有翻译、会通、超胜的路线图,否则只能继续落后。而最重点要引进和吸收的,一是科学,二是教化。

 

为什么说科学要引进呢?

 

在徐光启看来,中国传统科学有两大不足:第一,重技术轻理论,所以很多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象西方喜欢穷根究源,会想办法弄清楚万物的原理;第二,近几百年已经发展停滞了。所以要想经世致用,要想追求事功,要想国家安康,老百姓足于日用,非得引进和发展西洋科学不可。

 

为什么宗教也要引进呢?

 

因为徐光启认为,传统的佛教引进了这么久了,对于世道人心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轮回观念根本约束不了人。而传统的政治教化,又只能治标不治本,不能及于人心。相比之下,天主教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更为完备,可以弥补教化的不足。

 

至于排斥派呢?

 

典型的就比较多了,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和尚,一类是地方士绅。

 

和尚反对天主教可以理解,毕竟天主教刚进中国时,还是冒充和尚的,有时甚至还是借佛寺而居的,而利玛窦甚至还说自己来自于天竺——其实是在印度学习和传教了几年,等根基站稳,就脱下僧袍换上儒服,开始“斥佛合儒”,攻击起佛教来,这都什么玩意嘛!对于这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玩意儿,大家说该怎么办?打他们?不行不行,我们可是出家之人,不能动粗的,但是我们“佛家擅利口”,吵架那是我们的长处,所以我们要痛斥天主教。

 

在这许多痛斥天主教的和尚里,最出名的就是明代四高僧之一的云栖寺袾宏。

 

袾宏这位高僧其实是半路出家的,他俗家姓沈,还读过书,考过科举的,但二十七岁之后,短短四年,连遭丧父、失儿、悼亡和丧母的刺激,然后就此遁入空门。这种半路出家的对佛教的感情是很深厚的,没有佛教,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过那段日子。而且由于他读书多,佛学基础也是博大精深,他以净土宗为法门,是净土宗的“莲宗第八祖”,同时还是华严宗的高僧,禅宗的造诣也很深。所以在他看来,天主教这种思想粗略的宗教跑来“斥佛”实在是太可笑了。

 

所以他就写了篇《天说》来反对天主教。他说,天主教没事把天主挂在嘴上,可笑他们所奉的天主,不过是须弥山顶掌管三十三天的忉利天王,而忉利天王只不过是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一个天主而已。这三千大千世界十亿个天主,都由大梵天王掌管,“梵天视之,略似周天子视千八百诸侯也”。而这还只是欲界罢了,其上还有色界和无色界,这又岂是奉一个小小的忉利天王的天主教所知道的?

 

对于他的攻击,利玛窦轻轻一笑,然后说,我也并没有引用天主教的权威来证明佛教错误,我只是进行逻辑分析,所以你引用佛经里面的故事来攻击天主教,是无效的。

 

接下来,袾宏又转而说,既然你说天主无形无色无声,那么这个不过是儒家所说的“太极”,所说的“理”,“太极”和“理”又怎么能统御万民、进行赏罚呢?

 

利玛窦则又是轻轻一笑,说,所以说你不懂嘛,缺乏信仰限制了你的想像力,天主是神,是唯一的神,神是万能的,他既是无形无色无声的,但同时也可以万形万色万声,为什么就不能统御万民、进行赏罚呢?

 

可见佛耶二教争来争去,其实都是虚对虚,所谓鸡同鸭讲。所以后来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说,佛教是可以反对的,但不是天主教能反对的,天主教也是可以反对的,但不是佛教能反对的,你们两个不同信仰互相攻击,就好比两个人都在澡堂洗澡,互相嘲笑对方不穿衣服,有什么意义呢?

 

可见即使以明代四高僧,想与天主教争胜也不是那么容易。但地方士绅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反对,完全能让天主教陷入灭顶之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