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八卷《帝国黄昏》二十一 兵力的对比

(2017-07-19 20:43:56)
标签:

清军

火药

火炮

英国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在谈伊里布如何应对之前,先比较一些数据。毕竟,英军已经开战,不做过一场是不可能了,总得知已知彼吧。

 

先看水战。

 

水战的第一要素是就船了。从数量上看,清兵的战船有八九百艘,但质量么?受限于大清国对船只大小的限制,清兵的战船普遍吨位不超过十吨,而英国的军舰呢?虽然只有一百五十艘,但普遍吨位在一千吨以上,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再看船上的炮,清兵战船,普遍只在船首船尾装一两门炮,少数大船能装个一二十门,炮位普通在舱面,毫无掩护,炮弹也很小。而英国军舰,普遍是两三层甲板,装炮一百门上下,炮弹普遍在三十二磅,船首船尾更有加农重炮,炮弹上百磅。

 

看到这里,你就能明白,水上对轰肯定是没戏了。那靠数量取胜?实力如此悬殊,吨位相差百倍,如何取胜?再说啦,清兵水师几百条船,要防备几千里的海岸,外加几千里的内河沿线,有些岛屿和港口,也得水师防守,又怎么可能都拿去跟英国人对轰?而且这些水师大量的船还损毁不修,能用的,差不多只有一半,比如福建水师两百多条船,能用的不过一百一十多条,玩什么玩?

 

那清兵赶紧造大船好不好?第一是来不及,第二呢,还未必会造。为什么这样?是因为大清国的造船技术太差,只能造十吨的小船?当然不是。且不说郑和宝船横行海上的年代了,就是郑和海图被人弄掉之后,明朝的海盗造的船,也是一个顶一个的大啊。哪怕是清初,船只虽不上前明,可也没有这么寒碜。这个就要问乾隆了,是他为了把汉人管得死死的,规定了官船的大小,然后限制民船比官船还要小得多,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古代手工业技术是师徒相传的,这样玩个一百年,就没人会造大船了。

 

那把英兵拉到内河,加上炮台如何呢?

 

好吧,炮台炮台,先得看火炮。

 

清兵的炮不管是船上的,还是炮台上的,普遍没有使用年限,很多都是一两百年前的古董,甚至前明的都有,不说过不过时,能不能用还是两说。少量新筑的也不见得好,因为物价上涨,官吏腐败,用康熙年间对火炮形制和价格的规定筑出来的东西,偷工减料的很多,根本不敢填多少火药,怕炸膛啊。但是火药填少了,能有多少威力?又能有多少射程?

 

当然,治炼技术方面,中国也不如英国。中国的炉温低,铁水无法提纯,铁质很差,铸炮的话,杂质多,气泡多,容易炸膛。所以要么就只能朝厚里筑,笨重得不行,要么就只能筑铜炮,但铜很少啊,根本不够用。还有啊,英国当时用的是铁模铸炮,有膛床,可以打磨得很光滑,而中国呢,都是泥模,内壁粗糙,接缝明显,所以弹道很紊乱,很不好控制准头。

 

再看炮架。

 

英国的炮普遍有炮架,可以瞄准,可以调整方向,也可以调整高低夹角,可以精确计算。而中国的炮呢,普遍没有炮架,或者有,也只是个木架子,开上一炮就快要散架了。多数只是个炮台,只能上下动,不能左右动,也不能瞄准。

 

再看火药。

 

虽然这个时候中国和英国都是用的黑火药,但配方不一样啊。中国的黑火药,硝占九成,含量太高,容易受潮,保存不易。相比之下,而英国用的黑火药分成两种,一种枪用,一种炮用,硝的含量都比清朝用的低,都是经过计算的。清朝现在用的黑火药,说实在的,还不如前明,前明的配方比例,在英国的枪用和炮用之间,至少比清朝用的要好,只是明亡清兴之后,被弄丢了。

 

再看炮弹。

 

这个英国炮弹种类很多,比较出名的是开花弹,打出后能够散射,明显比实心弹杀伤力强。而大清朝呢,开花弹那还是清朝初年的事了,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问康熙去。总之,后来太平天国挖了不少当年吴三桂埋的火炮和炮弹,而左宗堂,也挖了不少清初西征时埋的火炮和炮弹,都是有开花弹的,然后还能拿出来用的。

 

看到这里,你就能明白,用炮台对轰英军军舰,胜算也不大,瞄不准,打不远,火药容易湿,炮弹太实在,怎么打?可能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多筑炮,以数量取胜了吧。但英兵一条船上上百门大炮,十条船就是上千门,炮台上能筑多少?而且治炼技术不过关,铁炮容易炸膛,铜炮造价又太贵,怎么玩?

 

当然,在这场战争之后,清朝地方官员的确筑了不少新炮就是了,只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至少现在是来不及的。

 

还有其他的因素啊,比如说,清兵的炮是要从前面装填火药的,火药用小布包包着,一次放一小包。然后呢,放火药的时候总不可能放得那么好,洒上一点也很正常。打上一段时间,炮台上就全是火药粉。而大炮是会发热的,打上几发之后,就整个发红了。所以你现在知道真正交火之后,炮台有多危险了吧。更不消说,英兵的炮弹一旦打进来,危险会更大了。所以有时,打着打着,炮台炸了也是有的。

 

但是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有更要命的,你还得考虑炮台的防护啊。

 

清兵的炮台基本上都是针对水上的,就是说,只有正面防护,侧边,上边,后边,统统没有防护。这就意味着,如果英军船上的炮射得高一点,完全能落到炮台里面。而如果英军发动登陆战,从侧翼和后面进攻的话,清兵根本一点办法没有,炮根本轰不到敌人。所以比起炮台炸坏来说,更常见的情况是,英军从侧翼登陆,然后直接占领炮台,然后用炮台的炮,对着其他炮台轰,对清兵的船轰,甚至对清兵的城池轰。搞成这样,还玩什么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