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八卷《帝国黄昏》十九 英国的意图

(2017-07-12 09:39:01)
标签:

鸦片

清朝

林则徐

国力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鸦片战争失败之后,中国流传着一个说法。这个说法一直延续了一百多年,甚至直快两个世纪了,还在流传。

 

那个说法就是,林则徐是主战派,邓廷桢也是,英国人是看见林则徐守备森严,觉得打不过才去福建的,然后因为福建也守备森严,所以去了浙江。然后琦善是主和派,他是个大贪官,怕死鬼,收了英国人的钱,然后把林则徐的军备解除掉,导致中国大败,然后还跟英国人签了不平等条约。但,真的是这样吗?

 

在当时朝廷上下讨论鸦片问题时,邓廷桢实际上是驰禁派,林则徐则支持查禁吸食鸦片者,倒是琦善支持查禁海口,对英国人下手的。而且在各地查禁鸦片时,琦善主政的直隶查的鸦片可是除广东之外最多的,实在没有什么理由认为琦善是天生的主和派。

 

后天的原因更不可能。要知道,琦善可是封疆大吏里地位最高的,也是道光皇帝最为恩宠的官员,二十九岁就做到河南巡抚,此后一路高升,称得上皇恩浩荡呢。

 

琦善派到广东时,他的身份是一品大员,一等侯爵,文渊阁大学士,钦差大臣,只差一步就能进军机处的。他在洋人面前也是神气得很,没事都自称“本大臣爵阁部堂”的,真想不出英国人能拿什么来打动他,让他置政治前途,身家性命,家族利益于不顾,替英国人卖命。难道就靠几个自鸣钟,几个西洋镜?

 

历代有当汉奸的是不假,但那些要么就是在中国混得不好,然后被异族重用,要么就是觉得中国是打不过异族了,反正大家都是亡国奴,不如早点投靠,还能保住点利益。象现在这样,上上下下都认为英国人不过如此,而事实上,英国人也没有打算全面进攻中国,就是打仗,也无非为了点商业利益,打完也就撤了。堂堂一品大员,一等侯爵,文渊阁大学士,钦差大臣,投靠随时会撤兵的英国,能得到什么?

 

结论其实只有一个,大多数中国人,其实都是道光皇帝一样,爱听故事,而且是自己喜欢听的那种故事。在那种故事里,忠奸总是很分明的,坏人总是嚣张得很,而好人总是很冤屈,但最后正义总能声张,坏人总能得到惩罚。只是这一次,好人是林则徐,坏人是琦善。

 

说起来,这一次林则徐不过是比较幸运,没有真正与英国军队交手罢了。他既没有见识英国舰队的真正实力,也没有见识到英国人的陆战水平。而且后来,历史也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尽管后来他仍然被派到了广东,浙江或江苏,但都是以戴罪立功的闲职身份过去的,并没有委以重任,所以也没有承担什么责任。

 

林则徐幸运,而中国就不幸了。中国人从此在迷梦中继续活了二十年,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被烧毁。

 

好吧,花开两朵,各表一支。英国人派来军舰之后,为什么不打广东?理由很简单,他们认为这一次跟以前一样,都是广东的官员欺上瞒下,欺负外国人欺负惯了,所以胆大妄为。所以他们决定做两件事。哪两件事?第一,封锁洋面,第二,递交国书给中国的宰相。

 

为什么要封锁洋面?这个不过是英国佬在欧洲打仗时的怪用手法。你知道的,欧洲哪怕是大国,也不过相当于中国一两个省,资源和商品肯定是不完备的,一旦没有了贸易,国内就很成问题。而且啊,贸易收入和港口收入也是欧洲很多国家重要的财政来源,所以封锁洋面,断绝贸易,对于欧洲各国,的确是很可怕的。而作为海上霸主的英国,也是在欧洲风头无两,无人敢撄其锋。所以英国人就想当然地认为中国也怕贸易封锁。

 

为什么要提交国书给中国的宰相?因为英国当时是虚君实相制,国王只是个摆设,而宰相——其实就是首相啦——才是大权在握,所以他们又想当然地认为中国也是宰相当家。在他们看来,广东的官员没有一个靠得住的,一个个又贪又鄙又傲慢,好不容易来个不贪的,又是个神经病。所以,这一次他们要跟中国的当家人直接对话。

 

至于国书上怎么说呢,很简单啦,广东的鸦片走私越来越厉害,不能怪英国政府,英国是搞自由贸易的,不会管,也管不住英国商人卖什么东西,要怪,就只能怪中国官员,是中国官员太贪了。至于你们现在禁烟,禁烟是好事,但法律非同儿戏,不能一会儿放开,一会儿又一下子全弄死,别人会无所适从。你们应该先立法,再执法,要循序渐进,要给别人一个适应的时间。所以,我们现在封锁了你们的洋面,要想恢复贸易,你们必须向我们赔礼道歉,赔我们货物被没收损毁造成的损失,还有这次出兵的费用,也要你们出,你们还要象把澳门给葡萄牙一样,给我们一个小岛。我的话完了,大家说吼不吼啊。

 

大家吼不吼不知道,只知道,他的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事实上,中国根本不怕封锁洋面。想当初,为了对付台湾郑氏集团,大清国连迁界禁海都做过,那可真是沿线上千里,所有的海边连个人影都没有,所有的渔民全迁到内地,一片板子都下不了海。禁海,哼哼,不过损失点税银罢了,大清国出得起,可你英国人怕不怕?没有中国的茶叶和大黄,看你们那一个个便秘的样子,能撑几天?

 

所以根本不用英国人中断贸易,道光皇帝还要求林则徐干脆把贸易断了拉倒,只是林则徐一再坚持以夷制夷,一直拖着罢了。

 

至于递交国书给中国的宰相,中国自从朱元璋废相之后就没有宰相了好不好?而且自从雍正设立军机处之后,连内阁首辅也没有了好不好?宰相?谁是宰相?谁又敢自称宰相?哼哼。

 

英国人的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不要紧,更要紧的是,中国人还不认识白旗。这就要命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