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七卷《哲学家们》九十一 王学的修正运动

(2017-04-15 11:03:04)
标签:

启蒙思想

革命

王学

修正运动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王学的修正运动,也许要从罗钦顺和王廷相说起。

 

罗钦顺比王守仁大七岁,王廷相比王守仁小两岁,所以他们应该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他们的思想与其说是王学的修正,倒不如说是理学和心学的批判者。

 

他们师承理学,却不喜欢朱子理学的支离和僵化,他们不赞同“理在气先”,他们主张理气一体,而气才是一切的基础。他们也不赞同“理”和“欲”的对立,他们认为正当的欲望是合理,并且,他们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治国应该富民的主张。

 

但他们也不喜欢阳明心学或湛若水心学的心性一体,他们认为“心即理”同佛教一样错误,道理是必须通过学习才能知道的,不可能仅仅通过先验的心就能得到。如果连“心即理”都不承认,自然不可能赞同整个的心学体系了。这么跟你说吧,他们与其说是理学或心学的信徒,倒象是师承张载的气学,然后又综合了洛学以降的各家各派,包括理学,心学,浙学的内容,而形成了一个完全自足的“实学”体系。

 

是的,就是实学体系,他们是在理学和心学之外的,他们说,“崇朱者以讲论为真诠,守陆者以阐定为要轨,终身畔于圣人之学而不自知”。如果看哲学基础,他们基于气学,看主张,他们更象是事功派,他们说“惟实学可以经世”。他们的大量注意力,都集中在实际的事务上,提出了种种社会改革措施,什么“重农本”,什么“劝耕桑”什么“抑豪”,什么“正租”,倒象是宋学初兴时期的那些哲学家,而又开了后来的经世致用派先河。

 

这两个人,可以说是中晚明以降,理学和心学之外的第三条道路的代表者。

 

实学派之后,是东林党。

 

东林党出道比较晚,那个时候理学已经不过是考试时的敲门砖罢了,民间倒是相信心学的多,而最多的,甚至还不是阳明心学,而是泰州学派。所以东林党批判最厉害的,自然是泰州学派,其次才是阳明心学。于朱子理学么,他们只是稍带着批判一下。

 

在东林党看来,泰州学派实在是闹得太不像话了。在他们看来,泰州学派把一切价值都给打破了,搞得道德沦丧,人心不古,物欲横流,享乐主义盛行。看看李贽的那个弟子袁宏道都说了些什么吧?他居然公然说要“积财防老,积快乐防死”,要“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安,口极世间之谈”。再看看泰州学派的那些传人,一个个的无父无君,弃国弃家,人生五伦,君臣父子夫妻长幼弃得干干净净,只留朋友一伦,有的甚至还出家。你干脆做和尚算了,还说自己是儒生,有落发出家,住在和尚庙的儒生么?你自己出家也就算了,居然还说孔子也是出家人,这像话么。他们甚至连起码的名节都不要,公然贿赂,不顾廉耻,还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你让父母兄弟为你担骂名,你让列祖列宗蒙羞,对得起良心?

 

所以东林党对泰州学派,那是非常反感的,他们说李贽“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在他们看来,泰州学派否定道德的价值,主张私欲,否定人有持敬修行的必要,一切只要跟着感觉走就好了。

 

而且他们还不读书,所谓“束书不观,空谈心性”,说的就是他们。为什么“束书不观”呢?因为读书无用啊,要保持童心啊,书读得越多,头脑就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了啊,就不再是初心了啊,就有各种成见了啊,就不再是自己了啊,因为良知是内心先验的啊,因为心外无物啊。可他们也不想想,他们不读书,头脑是没有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可自己也产生不了思想,结果不过是不毛之地,杂草丛生罢了,有甚好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洪水猛兽呢?根子还是王守仁,都是王守仁那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惹的祸,因为无善无恶了,自然种种猖狂无忌,也就跟着来了。还有王畿,居然一句还嫌不够,还弄了四句,还把“四无说”传遍南北。王畿你倒真是大嘴巴,心是无善无恶的心,意是无善无恶的意,知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那么一切坚持,一切坚守,都没有必要,是不是这样呢?你想过这样说的后果了么?天泉证道时,你的老师叫你不要随便传播这句话,你记住了么?你大半生没有一天不讲学,说是怕老师的学说失传了,你觉得你真的是为你的老师好?你说你八十多岁了,不图别的,就是要传播师说,你把师说传这个样子,对得起老师么?

 

至于王守仁,你就不能不耍帅,非得说什么“无善无恶”?你这四个字,误了多少苍生你知道么?“无善无恶”,向哲学层面走,就变成了“空”,变成“空”就跟佛教差不离了,看上去很高大上,淡泊名利嘛,粪土王侯嘛,但你说说看,除了装逼还有毛线用?最后除了“以仁义为桎梏,以礼法为土苴,以日用为缘尘,以操持为把捉,以随事省察为逐境,以讼悔迁改为轮迥,以下学上达为落阶级,以砥节砺行,独立不惧,为意气用事者矣”,还能剩下什么有用的东西么?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向世俗层面走,那就变成了“混”,那就是个油子,是滑头哲学,是不知羞耻,无所不为,反正无善无恶么,所以一切的道德都成了虚伪,而一切的苟且,无耻,猖狂,自私,物欲,反倒是痛快人了。你说说看是不是这样的,他们是不是“以任情为率性,以随俗袭非为中庸,以阉然媚世为万物一体,以枉寻直尺为舍其身济天下,以委曲迁就为无可无不可,以猖狂无忌为不好名,以临难苟安为圣人无死地,以顽钝无耻为不动心者矣”?

 

可这个“无善无恶”一旦提出来了,你还真拿它没办法,你说它不对吧,它上通君子大道,高大上无比,可你不去管它吧,他可以投小人之私心,做什么坏事,都能拿它当借口,反正私欲是人的本性么,反正无善无恶么。就因为这四个字,多少守德君子,一生克制为善,到头来连个善名都落不下,还说你迂阔,而也是因为这四个字,多少无耻小人,一生放荡妄行,到头来一点事儿没有,还说是性情中人。王阳明,你说说这四个字,还不够可怕么?

 

如果他们说的是真的,那的确是够可怕的,那么,真的是这样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