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筑梦王朝》五十五 兵败灵州
(2016-01-27 09:30:27)
标签:
战争兵败赵顼轻敌 |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
好吧,再看五路的进展。
李公公是最先动手的。他在王韶开边后的熙河路进攻,等于是在西夏背后,他的目标是兰州和灵州,如果灵州有人先拿了,就打凉州。他带的是王韶调教过的熙河军,虽然人不多,他手下有三万人,再加上配合进攻的三万蕃兵,可很能打,用的阵法也是当年李靖用的六出雪花阵,很厉害,然后没过很久,他手下的大将李浩就攻克兰州,然后他在兰州设帅府。然后他并没有乘胜进击,他赖在兰州不走了,他等着西夏兵来打他。
这又是为什么呢?他的熙河军很强,兰州又有大量的补给,为什么不继续打?这就是所谓五路伐夏的有意思之处了,因为他的战略任务是吸引西夏人来打他,然后让其他四路进攻,就象下棋,车再强,攻到相应位置,就得让其他棋子出手,其他棋子走了之后,车再进行下一步,配合完成任务。但是假如敌人不按常理出牌呢?又假如自己的另外一支棋子不甘于棋子,要另走一套呢?
好吧,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不管它了。接下来是种将军和王公公这个组合上场。
种将军九万人取米脂之战,遇到了西夏梁永能八万精兵伏袭,在不利条件下即将展开野战,结果天公作美,下起了大雾,种将军的军队也真的很能打,硬是击败了梁永能八万精兵,拿下了米脂城。
种将军完成任务,李公公的三万熙河军加三万蕃兵又开始出手,打败十万西夏兵,直取天都山,烧毁了山上的西夏皇宫。
接下来应该跟王公公会师怀州了吧。可王公公呢,他有六万人,再加上十万民夫,可是他只要了半个月粮草,而且他走得十分谨慎,走得很慢,生怕敌人发现了他,然后他就走丢了。其实也不算丢吧,因为根本不可能会师怀州,没过几天,他的部队就冻饿交加,民夫就纷纷逃亡,而他呢,也终于松了口气,悄悄地退回了宋境。他溜号了。
到了这时,北方已经进入冬天,马上就要天寒地冻,种将军等不住了,他直取石州、夏州、银州,他要直接打到灵州,可是他的粮草不够啊,民夫都在王公公那里,没有粮食,也没有冬衣,在这场长途奔袭中,他的部队非战斗减员就达三分之二。你说还玩什么玩?
这个组合就这么被玩完了。
还有一对组合呢?高国舅姥爷呢,八万七千军队,九万五千民夫,阵容极为强大。可是他也跟王公公一样,玩起了失踪,打仗的时候看不见人,他倒不是太谨慎,他是太滑头,他要保存实力,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打最关键的仗。那个最关键的时候很快就来了。
至于刘将军呢,他只有五万步兵,五千匹马,兵力最少最弱。可他在高国舅姥爷玩失踪的时候,却顶住压力,一路击败强大的西夏兵,直抵灵州城下,这时西夏人还没反应过来,城门都没关,眼看着泾原军就要攻进城门,这时高国舅姥爷的人出现了。
不要以为人家失踪了就不知道战场的情况,人家门清着呢,人家专门派人过来通知刘将军,别攻城,先退兵,我们高国舅姥爷已经和西夏兵谈判啦,马上就要不战而胜啦。刘将军是受高国舅姥爷节制的,还能怎么办,退吧,总不能他那边谈妥了,这边却进攻吧。可谁知道高国舅姥爷的什么谈判都是骗鬼的,即使谈也轮不着他啊,有李公公呢,他无非是为了抢功劳,顺嘴就编了个理由罢了。可刘将军这一退,高国舅姥爷三天后才珊珊来迟,兵贵神速,三天之后,灵州早就固若金汤啦。
按理说,关键时候抢了这么重要的功劳,高国舅姥爷应该感激刘将军了吧,他不,他恨哪,他恨他在外面躲了十几天,刘将军居然几乎把不世之功弄到了手里,而不是拱手让给他,居然要他派人去说,他要教训刘将军。
这个机会很快来了。刘将军退兵之后,很快接到高国舅姥爷通知,三十里外遇袭,快来救我。刘将军心里窝火啊,说好的谈判呢,又遇什么袭,可还是得救啊。结果到了之后,一个西夏兵都没有,高国舅姥爷很生气,西夏兵都走了你才来,不行,你违抗军令,来得迟了,要斩,被部下劝止。而刘将军还不清头,提出围灵州城打援的计划,高国舅姥爷更生气,我是主将还是你是主将啊,灵州城很好打,大伙带些土堆在四周,就顺手攻下来了,用得着那么麻烦,这样吧,后面还是我来攻,灵州没你的事了,你在边上看着就行了。
自古用兵之忌莫过于轻敌,所谓骄兵必败,高国舅姥爷玩失踪,然后关键时候出现,要攻灵州,真以为西夏是病猫了么。也许是上天也看不下去高国舅姥爷人品这般不堪吧,西夏那里来了一个名将,叫仁多零丁。仁多零丁带着几万西夏援军到来之时,刘将军击破援军一部,但没能拦住,高国舅姥爷呢,根本没认真拦,眼睁睁看着人家进了城。这下还玩什么玩?
十几天里,高国舅姥爷攻城久攻不下,本来嘛也没带够攻城器械,现在城里敌人又多,灵州城又坚固,怎么打?攻不下就拿刘将军出气,说他没拦住援军,说他长得太老,说他这个那个,硬是把刘将军气病了。然后呢,然后就没粮草啦,天又冷,就退兵了,要渡黄河啦。
可仁多零丁可不是省油的灯,他出城了,他又是放黄河冰水淹宋军,又是断粮道,又是派兵阻击,而刘将军哪怕在这时,也是顶在高国舅姥爷的前面,拼着把五万泾原军消耗得只剩下一万,也让高国舅姥爷安全渡河。当然,高国舅姥爷也是一如既往的恨刘将军,把失败的责任都推到刘将军身上。
可事情到了这一步,还有什么希望?
两大奇怪的组合,两个名将,硬是被一个公公一个国舅姥爷给玩残,只剩下一个李公公是个好人,一路胜利,可他只有三万人,又能打出什么结果呢?算了,撤了吧。
在赵顼下达撤兵命令时,他的心在滴血。十年积蓄,数载之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进攻,毁于一旦。能怪谁呢?怪自己识人不明?可自己也是为了变法大计能少一些阻力,为了遵从抑制武将的祖宗之法啊。这下好啦,打了败仗,宫里的那些女人,宫外的那些文人,又该说闲话了。
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赵顼不会就这么认输,他又在准备下一次攻击。结果又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