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六卷《筑梦王朝》十一 走出五代

(2015-08-26 07:40:31)
标签:

文化

曹彬

王全斌

全师雄

赵匡胤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在黄袍披到身上的时候,赵匡胤发布了一个命令。

 

其实也不算是命令,算是个约定吧。他对兵将们说,我可以答应你们做皇帝,但你们也得答应我,此去京城,不得杀人,你们答应了我,我就带你们去京城,否则我宁可不做这个皇帝。结果不知道是因为兵将们真的对这个只上任半年的殿前司统帅佩服得五体投地呢,还是因为他的那帮兄弟们提前把思想工作做通了做透了呢,还是那些兵将们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呢,总之,他们答应了。

 

不过还有个问题,那就是虽然现在兵将们答应得好好的,大家不哭不闹不打人骂人,四十里路,慢慢地开进京城,一路秋毫无犯,也没有什么阻力,然后论攻行赏,等着大把的钱帛到手,这个嘛也许还是勉强能做到的,可假如回到京城时,京城据城而守,或有将领带兵反抗,到时一旦打起来,就没办法控制军队不滥杀无辜了。这些军队只不过提前通了通气,做了点思想工作,管不管用还不定呢,又没有接收什么先进思想的洗礼,打起仗了见了红,还不见谁砍谁?

 

所以一个很关键的人上场了,那个人叫潘美。他当时只是个中级将领吧,不过长得不错,年轻时风流倜傥,能说会道,他的任务是快马回到京城,搞定京城的那帮文武大佬们。结果潘美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不仅范质那帮老头子在一阵眩晕之后,表情尴尬地表示,愿意迎接明主,而且连凶悍好杀的陕州主将袁彦,也被他带到赵匡胤这里了。而潘美这个人,也因此渐渐走上政治舞台,成了宋初名将之一。

 

但是光一次不流血的政变,还远远谈不上去暴止杀。要在战争中还能去暴止杀,那才是真的去暴止杀。

 

这个嘛,在平后蜀和平南唐的战争中,表现无疑。之前柴荣三征南唐,大小战无数,仅得江北之地,除了南唐君臣还比较和睦之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军队实在太好杀了,你让人家怎么不拼命反抗。攻打北汉也是这样,本来那些人已经准备迎接后周的统一了,可一番烧杀过去,别人想想,还是继续反抗吧。

 

所以平后蜀之前,赵匡胤就发了个命令,这次平蜀,仗可以打得慢一点,但是切记不要滥杀无辜。为了怕兵将们不乐意,还特地说,此去蜀国,蜀国国库府库里的财帛,都留着赏给大伙吧,不必送到中央啦。结果还是出了大问题。

 

平后蜀的有两支,一个是三万西路军,由王全斌和崔彦进两个宿将指挥,王仁瞻做都监。一个是两万东路军,将领刘光义,都监是曹彬。王全斌能征善战,屡破强敌,最终入据成都,可一路上那是屠城无数,没办法,兵将们就好这个。而曹彬呢,约束东路军,一路上基本上没什么杀掠。

 

但曹彬只是个偏将啊,而王全斌才是主帅,所以进了成都之后,王全斌又昼夜饮酒,放纵部下在成都到处烧杀,他这个都监就约束不了啦,只能苦劝几句。其实蜀国虽然在前期据险而守,很是麻烦,至少在成都是“十四万人齐解甲”,没什么反抗的,可以说是兵不血刃进城的,根本用不着这样玩,可面对比北中国繁荣百倍的锦官城,面对这个在当时与江南并称,富甲天下的成都平原,面对那帮在北中国根本见不到的水灵无比的蜀中女子,那帮人又怎么忍得住哟,说不定赵匡胤的命令他们反而可以理解成,反正蜀国的财帛是给我们的,所以我这就来取了呗。结果就是从王全斌开始的大小将领,甚至士兵,都个个抢得满满当当的,有的还带着蜀中女子上路。这些人中间,只有一个人例外,那个人就是曹彬,他的行李只有书和随身衣服。

 

这还没算,对于蜀国那些投降的士兵,赵匡胤的命令是让他们到京城接收改编,每人发十吊钱。不愿意到京城的,没关系,十吊钱之外,再加两个月的军饷,自己回家。可王全斌根本不管这个,我们还没有乐够呢,这些败军之将,干嘛对他们那么好。

 

对北方那个宋国充满仇恨的百姓,对北方那个宋国充满仇恨的降将,在天高皇帝远的蜀中,会发生什么就可想而知了。蜀中之乱终于暴发,让这个自残唐五代以来,难得的和平繁盛的乐土,兵连祸结,挠攘数十年。而全师雄兵变,其实只是个前奏而已。当然,面对全师雄兵变,王全斌那帮人所能想到的,还是杀杀杀,他把手上的两万蜀兵全部杀死,而他派出去招抚全师雄的米光绪,也把全师雄的家族全杀了,把全师雄的财产和女儿据为已有。这一套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北中国的一个缩影罢了,不过在南中国,显然大家还没有适应这群魔鬼,结果就是反抗军越打越多,聚兵十余万,宋军根本无力招架。这时又是曹彬,边剿边抚,约束部下,打败了反抗军。

 

平蜀之后,曹彬也从此登上政治舞台,成了宋初名将之一。在十年后的平南唐之战时,曹彬成了宋军的主帅,和潘美搭档,主掌中军十万人。兵围金陵城下时,曹彬经常缓攻,希望李煜能投降,而在城将破之际,曹彬忽然称病,诸将来看望他,他说,我这是心病,城破之日,你们要答应我,不妄杀一人,我的病就会完全好了。诸将都说好啊,曹彬说,那你们焚香起起誓吧。然后诸将真的焚香起誓了。总算这一次,曹彬保全了繁荣的江南,没有重蹈西蜀之祸。

 

只是多年的习气,非一朝一夕能改,西路军一个叫曹翰的将领,围江州四个月才攻下来,在攻克之后,士兵到处抢百姓,可这些百姓大约是南方的好日子过惯了,居然到知州那里告状,知州居然还把抢劫的士兵杀了,而曹翰一怒之下,把几万江州百姓杀了个精光。当时,据说赵匡胤也担心曹翰那边出事,在江州将克之际也派人阻止屠城,但使者在路上遇大风无法渡江,等人到时,人都杀光了。

 

可见走出五代,远不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就能做到的,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仅仅是去暴止杀,就很难。而这也能看出在新的时代里,赵匡胤选任将领的标准,不是根据勇猛善战,不是根据战功显著,而是根据他们是否能做到去暴止杀。新生代的曹彬和潘美,终于代替那帮河东军事集团的元老们上场了。

 

但是那帮河东军事集团的元老们,在新的时代到来之际,又将何去何从,而赵匡胤又将如何解决骄兵悍将的问题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