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卷《神仙与佛陀》 六十五  六祖之后

(2015-03-01 22:36:26)
标签:

慧能

北宗

宗派

牛头

中国化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禅宗是最为中国化的宗派,但在传承早期,却比别的宗派还要艰难一些。想玄奘开法相宗的时候,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几乎跟孔子相当,其余华严天台净土,开宗立派之时,也是弟子满天下,听者如云的,哪里象达摩,居然面壁九年,居然被人毒死。

 

这可能正是因为禅宗是最为中国化的宗派吧。因为其中国化,所以与印度佛教瓜葛最少,在翻译,引进的大背景下,多少有点另类。因为其中国化,而中国文明和印度文明要想融合无间,又谈何容易,所以在早期,看上去反倒不及直接引进,或引进后稍加改进的其他宗派吧。而且也因为其中国化,而中国的文化南北东西各异,往往南橘北枳,又岂能很快适应,并且脱颖而出呢。

 

这不,继达摩被毒死之后,二祖慧可,也是屡遭磨难。传说他为了求得达摩的真传,在雪地里把手都砍断一只,传说他也被人反复迫害,甚至,也被人下毒,而且他最后,居然也是被迫害死的,他是被人诬告为“妖”而杀害的。

 

这种情况直到四祖道信的时候才开始好转。一来是这时南北统一,本来各异的南北文化交融结合,而道信又居于江淮之间的黄梅,算是汲取了南北文化的长处,成全了禅宗这个重心境体验重生活实践而又充满禅理的中土佛教。二来道信也不再象前面几个那样四处云游,而是开寺定居,讲法授徒,倒和别的宗派有些象了,所以影响也就渐渐大起来。

 

但好景不长,到了第五代,又开始分裂。道信弟子法融跑到建康开创牛头宗,而弘忍则成了东山宗,而且弘忍虽为五祖,也住在黄梅,却不在双峰山,而是在冯茂山另建东山寺,至于原来的地方,想必另有传承。双峰山这个名字倒也应景,一代之后,真成了东山牛头双峰并峙。

 

这个牛头宗是在江南,所以受南方风气影响更深,也更中国化一些,法融有一句有名的话,叫做“青青翠竹,无非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对东山宗来说,竹子花朵什么的,是无情世间,连众生都不是,哪里有什么般若法身哟,但对牛头宗来说,竹子花朵和我们一样一样的,都是无常幻相,万相皆由心生,何必厚此薄彼,做分别识呢。

 

这还没有完。到第六代的时候,慧能南行,自称继承衣钵,神秀呢虽然据说无意于衣钵,后来甚至还“涕泣而出”,“潜为白衣”,却也北上江陵,开了北宗。等到慧能弟子神会北上争锋,大搞辩论,再在安史乱中筹粮有功,稳住了慧能一脉地位之后,南顿北渐的形势就形成了。如果加上法融的牛头宗,应该算是三足鼎立了。

 

北方人比较务实,所以讲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北宗发展较好,在唐朝前期盛极一时,神秀还被武则天行跪拜之礼,“两京法主,三帝门师”的。但是好景不长,其后神秀传给普寂,什么义福,还有什么老安禅,南侁禅,都没有传多久,总之没有一个能传过唐末的。

 

南方人比较颖悟,所以讲大彻大悟的南宗在南方发展得比较好,甚至连牛头宗,也渐渐式微,被南宗融合了。

 

接下来是第七代了,北宗的普寂虽然号称七祖,但神会却说他是旁支,因为他所传的根本不是五祖弘忍的心法,真正的传承是在慧能这边。这桩公案且不说它,说也说不清楚。慧能这边,总该出一个七祖了吧。

 

但慧能就是慧能,说话做事总是看得透,想得开,无不出人意表。慧能说,什么七祖,需要吗?谁告诉你一定要一个七祖来着?谁又能说,把我的法衣和钵给了谁,谁就继承我的思想了?谁又能说,一棵树只能开一朵花来着?

 

结果就是慧能之后,就不是双峰并峙,也不是三足鼎立,而是花开五朵,五朵金花啊。哪五朵?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南阳慧忠、永嘉玄觉、荷泽神会,这就是所谓六祖门下五大宗匠。

 

这五个人里,对确定南宗地位最有力的是神会,他跑到北方,在无遮大会上与北宗辩论,风头无两,他几次三番地奔走,甚至被贬斥也不放弃,他为国家筹措钱粮。可以这么说吧,南宗的正统地位,是他一力争取过来的。不过他开创荷泽宗么,在北方务实的风气倒有些水土不服,所以几代传下来,影响仍然不及北宗,后来也和北宗同样的原因,没有传过唐末。

 

南阳慧忠也是一样,跑到北方发展,虽然很努力,到唐末也失传了。永嘉玄觉呢,虽然在南方,不过影响不够大,没有开宗立派,所以算不上什么传承。

 

最终把衣钵传到唐朝之后的,只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两大系统。

 

南岳怀让系统传给洪州马祖,开创洪州宗,虽是南方,又有北方影响,以当头棒喝出名,风格泼辣。总之,如果你加入这一派,就得准备受点皮肉苦了,“师便打”是这一派的拿手好戏。跟着这一派,你最好是少问问题,你问了问题之后,师尊会跟你说,来来来,到我身边来,你心里欢喜,结果一个耳光就扇了过来,有时是一个窝心脚就踹了过来。即使不挨打,也少不了受些惊吓,这一系统的禅师,狮子吼的功夫也是出了名的。

 

洪州宗其后又分出沩仰宗和临济宗。

 

沩仰宗比洪州宗相对温和一些,开创最早,衰落最早,传承一百五十年。

 

临济宗唐末才开创,至宋又分黄龙宗和杨岐宗,倒是一直都有传承。风格么也更近于洪州马祖一些,前者号称宗风如龙,后者号称宗风如虎,虽然未必还会拳打脚踢,但风格还是一如既往的峻急,什么诃佛骂祖之举是少不了的,连佛祖都骂,想想吧。

 

青原行思系统传给石头希迁,开创石头宗,以机锋妙语出名,风格温和。总之,如果加入这一派,你就得准备好听些奇怪的看上去答非所问的问答了。不仅那些千奇百怪的答案你要细心思索,就连师尊添茶倒水,种菜锄草,那样不经意的动作,什么前进后退啦,把手杖扔到后面啦,那些不经意的手势,什么拿起放下啦,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啦,你都要细心揣摩,有没有什么深刻的暗示的。

 

石头宗其后又分出法眼宗,云门宗和曹洞宗。法眼宗开创较晚,衰落较早,传承一百年,而云门曹洞二宗则一直传承,而又以曹洞宗最为实在,最有耐心,能慢慢地帮助你彻悟,一句话不够就两句,一个动作不够就再来一次的。

 

大概就是这样了,先是东山牛头之争,再是南北宗之争,再是五朵金花,到最后,只有曹洞宗和临济宗,成了最大的两支。临济在北方,曹洞在南方,又是新一轮的南橘北枳,各依靠着自己的文化背景传承。

 

此之谓五家七宗,五家是算上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两大系统的五宗,七宗则算上临济宗分出的黄龙宗和杨岐宗。

 

那么为什么在北方传承的北宗,还有荷泽宗,甚至禅宗以外的一些宗派,比如法相宗三论宗什么的,也都在唐末消亡了呢,这就跟一个叫“会昌法难”的著名事件有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