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神仙与佛陀》 五十九 佛家之富贵
(2015-02-04 22:30:21)
标签:
佛学华严宗法界无碍缘起 |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
如果说法相宗是佛理最为艰深的宗派,那么华严宗可算佛理最精妙的宗派了。
为什么说华严宗的佛理精妙呢?
首先,华严宗虽然也算理论派,却不是根据什么“论”来立派的,而是根据一本叫做《华严经》的佛经来立派。
而这本经书有多厚呢?这么跟你说吧,现在汉译的,一个是六十卷,三万六千偈,一个是八十卷,四万五千颂,一个是四十卷,一万六千七百偈,但是它们都不完全,完全的,据说有十万偈。那个八十卷的,也不过到了第二夹,四十卷的是第三夹,而总共有六夹。哪怕就是那个八十卷的,你就是从头到尾念上一篇,据说最快的也要二十一天。要是完完全全的么,估计总得几个月吧,当然,前提是你对梵文精熟无比。
所以,虽然只是一本经,可是这本经可是包罗万有哦。据说一切法都能从《华严经》上找到,据说这本书也是释尊成佛后的第一本经书哦。
其次,华严宗的世界观也是精妙无比。这么跟你说吧,如果你眼中的世界是三维的,加上时间是四维的,那么你修了华严宗,那么你眼中的世界将是十维的。
为什么说是十维的呢?这么跟你说吧,在小乘佛教里,因缘和合神马的,都是业力造成的嘛,叫“业感缘起”,而在大乘始教里呢,是由于阿赖耶识的种子造成的,叫“赖耶缘起”,在大乘终教里,是由真如随缘而起的,叫“真如缘起”,而在华严宗看来,那些都不够,世界是一个圆满无碍的,不生不灭的整体,宇宙万法融通,互为缘起,重重无尽,这叫“法界缘起”。
这个“法界缘起”很厉害啊,华严宗又叫法界宗,就是因为这个“法界缘起”。“法界”嘛,就是宇宙圆满的整体,既是一心,也是万有啦,而“缘起”嘛,就是这个整体的妙用啦。
因为这个“法界缘起”,华严宗的佛理就有了四法界,三观,十玄门,六相。
什么是四法界呢?第一是事法界,这是世间万物看上去有所区别的样子。第二是理法界,这是世间万物看上去没有区别,归属于一个理的样子。第三是理事无碍法界,这是事和理互相交融,事物因为规律而运行,规律在事物之中,互不妨碍,因缘和合的样子。第四是事事无碍法界,这是宇宙万有,大到天体运行,小到微观尽头,一一纤毫毕现,所有的规律道理,所有的因缘际会,也到随缘分布,互不妨碍。这个,其实就是世界的四种样子。
什么是三观呢?一是真空绝相观,是用来观理法界的,世间万物,不过是无常,并没有什么自性,不过是空,甚至连空也没有。一是理事无碍观,这个是用观理事无碍法界的,理和事,原为一体,既不变,也随缘,因为不变,所以万籁俱寂,因为随缘,所以鸟飞叶落,就象那水和波浪一样,你可以说它不变,也可以说它随缘。一是事事无碍观,世间万物,无论大小,都圆融无碍,一滴水中,也有三千世界,微观尽头,也有宇宙万物,互为缘起,重重叠叠。这个,其实就是三种看世界的角度。
什么是十玄门呢?
一是九门之首的同时具足相应门,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没有哪个法是孤立的,他们是因缘和合的,有一个法,其他万千的法也在其中了,正如大海中一滴水,也拥有百川的味道,又好比一室千灯,虽然只是一室,而千灯同时打开,互不妨碍,它们的光线在一起,,这就是同时而又具足。
二是广狭自在无碍门,这个就是说不管事理有多少,都是事事无碍的。
三是一多相容不同门,这个是因为一法中就有多法,所以一多并存而又相容啦。
四是诸法相即自在门,这个是由此法容彼法,所以彼法也是此法,如此一来,诸法也都如此啦。
五是秘密隐显俱成门,这个,此法是彼法,彼法容此法,有的显,有的隐,但都是一样一样的啦。
六、微细相容安立门,这个,此法彼法相容相摄,都是一起一起的,没有先后早晚的啦。
七是因陀罗网境界门,这个因陀罗嘛,是帝释天的宝珠网,网上的宝珠互相辉映,重重叠叠,无穷无尽,这个嘛就是诸法的样子啦。
八是托事显法生解门,这个就是用一些比喻,故事来说法,其实也是一样一样的,没什么区别啦。
九是十世隔法异成门,这个是时间上的圆融无碍啦,过去、现在、未来不是三世么,它们互相影响,三三就成了九世啦,而所有的九世也不过是我现在的一念之间,所以就是十世啦,这三世看上去有先后,甚至也都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叫隔法异成啦。
十是主伴圆明具德门,这个,诸法不是互遍互融么,所以随便举一个法,它就是主,其他的就是伴,但主伴互相依持,互不妨碍,所以就是圆明具德摔跟头。
你以为十门就够了么,《华严经》说,不够不够,这十门,随便取一门,它就有十门啦。而这十门互相包含,十乘以十就是一百,一百一百地再互相包容,就是成千成万,无尽重重,重重无尽。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说华严宗的佛理精妙无比了吧。
那什么又是六相呢?这么跟你说吧,现在有一栋房子,有柱,有梁,有瓦,有砖,作为房子的整体,它就是总相。而柱啊梁啊瓦啊砖啊是不同的组成部分,它就是别相。而这些不同的东西虽是不同组成部分,在房子里却是一样一样的,它就是同相。它们虽是一样一样的,又各各相异,这是异相。虽各各相异,又相辅相成,这是成相。舍房子之外,它们本来也可互相独立,这是坏相。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说华严宗的世界是十维的了吧。
最后,华严宗的宗教观,也是丰富无比。
怎么丰富呢?它把佛教各宗各派分成了五教十宗。
哪五教?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顿教,圆教,一个比一个高级,显然的,华严宗是比讲顿悟的宗派更为高级的佛教,达到了圆融无碍的境界。
十宗也差不多。小乘二十部的分成六个,从低到高是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大乘的有四个,一切皆空宗相当于大乘始教,真德不空宗相当于大乘终教,相想俱绝宗相当于顿教,圆明具德宗相当于圆教,就是华严宗啦。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说华严宗的佛理精妙无比了吧,所以有一句话“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为什么富贵,用十维去观察这个宇宙,这世上有哪个能做得到,富可敌国又怎么样,权倾天下又怎么样,他们眼中的世界,还不是小得可怜?
这句话是明末高僧憨山大师说的,他在这句话之前还说了一句,“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而《法华经》么,又与另一个宗派有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