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卷《神仙与佛陀》  四十四  张天师的各种版本

(2014-12-13 21:35:24)
标签:

育儿

张修

天师

蜀地

张天师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张天师的故事其实有很多个版本,到底信哪一个,就看你自己了。

 

有一个比较现实的版本是这样的。

 

在这个版本里,张天师在龙虎山上其实并没有炼成仙丹。他之所以离开龙虎山,是因为做化学实验是很烧钱的游戏,他和他的弟子在龙虎山上做了好几年的实验,最后实在是难以为济。很多年以后,欧洲的化学家们还得靠贵族接济才能勉强维持,他们的那么小本钱能烧得了几天?至于为什么堪破红尘的道士们后来居然研究起了炼金术,也是给做化学实验缺钱逼的啊。张天师显然是既没有掌握炼金术也没有炼成仙丹,否则也用不着离开龙虎山了。

 

之所以去蜀地,无非是蜀地自古以来人民“殷实”而且又“淳厚”,就是说,蜀地的人一向钱多人傻,脸上再写着两个字“速来”。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外面的人见得多了,学聪明了,但是他们相信啊。不仅相信,还舍得花钱啊。不仅舍得花钱,还特有钱啊。

 

这个版本嘛,的确未免太过现实了。且不说蜀地的人是不是真的钱多人傻,就说张天师如果本就抱着非法集资的想法去蜀地,为什么一定要骗人家的钱做化学实验,而不是把钱攒起来花掉,或者直接跑路?做化学实验不是白浪费么?如果张天师也是被骗了,那么又是谁在骗他呢,目的是为什么?损人不利已,就要别人把钱浪费掉?

 

所以这个版本虽然现实,却并不能解释所有问题。

 

还有一个版本,在这个版本里,张天师之所以去蜀地,则是因为他能预料到六十年后的天下大乱,所以提前六十年去避难。这个版本嘛,未免太过离奇了,就是神仙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何况还是一个见习神仙。

 

也有的版本比较有意思。

 

在这个版本里,张天师之所以去蜀地,是因为西南算是当时最有魔法气质的地方了,那里不仅有巫,而且有盅。张天师自幼读的书里学了黄老道,又在东方学了些方仙道,还按照方仙道的法子做了很久的化学实验,但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可是中原大地受诸夏文化影响太深,重视自己祖先胜过重视魔法师,就连张天师住了几年的楚地,也全无当年楚人的魔法气质,于是张天师把目光转向西南。那巴蜀的巫,那苗疆的盅,那无处不在的魔法气质,都让张天师神往不已。也是在那里,张天师的符籙派道教至此而大成。

 

这个版本嘛,有点象回事了。

 

再下一版本。

 

这个版本嘛,张天师最后并不是白日飞升了,而是被一条巨蟒吞到了肚子里。

 

故事是这样的。

 

话说鹤鸣山那地方有条巨蟒成精了,把个血盆大口张成了个石洞,里面还有一级一级的向上的台阶,就等着人进去。当然嘛,进去后是不可能出来的,可当地人不这样想啊,钱多人傻的蜀地,人人相信魔法和神话的蜀地嘛,当然有魔法和神话的解释嘛。他们说,那个洞是去天庭的门,那些台阶是天梯,所以才会上去了就不见下来嘛。

 

可张天师知道那是蛇精,所以他要为民除害,他布下法阵,祭出仙符,可是呢,那巨蟒看着挺烦的,就二话没说,伸出舌头把他卷了下去。结果呢,就这么壮烈了,出师未捷身先死了。这是烈士啊,可他又是天师啊,他儿子怕说出去丢人哪,所以就编了些鬼话。

 

这个版本嘛,就有点无厘头了。法力那么高强,连六大魔王都不怕,怎么会死在一个区区蛇精之口? 再说啦,在这个成都市郊的地方,人来人往的,又哪来的千年蛇精,还没事就吞人玩?

 

当然了,也有的版本说张天师是跳到崖下摘仙桃的时候飞升,大伙拦都拦不住。这个就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不过,最石破天惊的故事还是这样的。

 

那个故事里,根本没张陵神马事。在那个版本里,什么符水治病啦,什么创建教派啦,什么组织教众啦,什么五斗米啦,都是一个叫张修的人弄的,而张修和张鲁一起打苏固的时候,张修被张鲁黄雀在后,吃掉了。张鲁吃掉张修之后,也顺手吃掉了张修经营三十年的五斗米道,并且把这个教派所有的功劳都归于自己的爷爷,编出了一系列的鬼话。

 

这个嘛,考虑到跟随张修几十年的教徒,居然轻易相信原来他们的教主是另一个已然作古的人,实在是不可想象的,再考虑到当日的天下又不是一个人知道五斗米道这回事,居然都轻易相信原来鼓捣五斗米道的是另一个人,也实在是叫人无法相信。张鲁一个区区汉中太守居然能就此封住了天下人之口,相信了他的鬼活,实在是匪夷所思。更不用说还有《老子想尔注》等等的存在了。

 

站在张鲁的角度,即使真的有意收编张修的信徒,还不如直接说张修飞升了,让自己做了教主,还省事些,怎么也比编个自己爷爷创建的鬼话要容易。

 

也或者吧,五斗米道本创于张陵,而发扬于张修,又被张陵的孙子给收编,然后编出了此教只能传于我的子孙的话?毕竟,自古教派,基本上是没有必须子孙相传的,如果张鲁编出这句话,以证明自己比张修更为正宗,倒也说得过去。

 

当然,也有可能,张陵的确是说过要传于子孙的,可他的儿子张衡眼看着一家人都成仙了,就丢下自己,于是没日没月地修炼,却不知他老豆留下他是要传教的,不是成仙的,否则早就带上他了。结果闭关太久,教中权力就转移到了精明能干的张修之手,这让张衡渐渐长大的儿子张鲁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于是就有了后面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个无头公案了。而且不管怎么说,张陵,或者后人所称的张道陵吧,大概还是要认为他真的就是道教的第一教主吧。

 

至于张鲁嘛,不管他算计张修的行为是非曲直究竟如何,他之于道教的功劳,却也并不太输于张修。毕竟,道教在他手上又完整地发展了三十年,而且还顺利地在三国的险恶环境下生存了下去。那么,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