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卷《神仙与佛陀》二十九  戒律与清规

(2014-10-22 21:01:37)
标签:

佛学

妄语

行淫

戒律

五戒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其实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都会想,你说的那些戒,我都懂。杀人,偷东西,抢东西,谁都知道是不好的,就是佛没有这么说,我也知道。不过话虽这么说,虽然在现代文明社会,法律完备,在法律层面就能保证很多戒律会被遵守,但在古代,在两千五百年前,它就未必是人人遵守的信条了。

 

打个比方吧,杀人抢钱抢女人,这个对于农耕民族来说,算得上很坏很坏的事情,是大恶人才会做的,是要坐牢甚至杀头的。但是对于野蛮民族来说,就是比较家常便饭的事,哪个野蛮民族的首领没干过这种事?干得好了,还是英雄。而且即使对于农耕民族,在乱世之中,这些个事,也算得上稀松平常,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那些个最后一统天下的,没杀过人?只有在太平岁月,才会比较讲究,杀人要偿命的。所谓“宁为太平犬,不为乱离人”,太平岁月,一条狗,只要是有主的,不是丧家之犬,也是有相当保障的,而乱世之中,一个人,丢了钱只能订栽,丢了命也没地说理去。

 

所以这些戒律,光从法律层面保证是不够的,也得从教规层面。所以佛不仅提出了五戒,而且提出了自通之法。什么是自通之法呢?就是“已所不欲,勿视于人”嘛,道理总是相通的。想想看,你愿意被人杀吗?你愿意被人偷吗?你愿意被人抢吗?不愿意,那就管好自己的手。

 

现在再来问一个问题。你愿意自己的配偶与人通奸吗?当然不愿意?说得很好,那你就要管好自己的大脑啰,不要让荷尔蒙控制了自己哦。明清时候经常有人说,淫人妻女者,自己的妻女也会被淫,寻花问柳者,家里往往红杏出墙,这个还是有一些道理的,而且按照佛教的戒律,还不止是这么点报应呢。

 

到底会有哪些报应呢,还是先看五戒的第三戒吧,就是不邪淫。

 

破这个戒有四个因素。第一,非夫妇,就是说婚内的不算,婚外的婚前的都算。第二,有淫心,就是说,被强迫的不算破戒。第三,是道,就是说拉个手亲个脸神马的不算。第四,事成,就是说没成功的不算。

 

满足这四个因素的,是中品罪,但是,也是重罪,是破戒,不可忏悔,要坠入到饿鬼道的。

 

如果条件不完全满足呢?比如夫妻在不适当的时间行淫,比如父母生日,产前产后。在不适当的地点行淫,比如在卧室之外。用不适当的方式行淫,这个就不多说了。那是下品罪,虽然可以忏悔,不过也是要坠入畜生道的。

 

如果除了满足以上条件外,还是与直系亲属行淫呢,哦,对不起,那是更严重的上品罪,要坠入阿鼻地狱的哦。

 

再看第四戒,不妄语。就是不许骗人,骗人是小狗啦。

 

破这个戒或犯这个戒有五个因素。第一是所向是人,就是说,对一条狗胡说八道,是不算妄语的,也许能算妄人吧,但肯定不算犯戒。第二是作人想,就是说,知道对方是人,这不废话嘛。第三是有欺骗心,如果自己都信以为真,然后告诉别人,是不算的。第四是兴方便,就是说你可以用嘴说,可以用手写字,用键盘打字,可以打眼色,可以暗示,点头,默认,反正造成欺骗事实的,都算。第五是听者领解,就是说你对个聋子胡说,说一种对方根本不可能听懂的语言,那个也是不算的。

 

满足这五个因素,是不是一定是破戒呢,不一定。因为妄语有小妄语和大妄语。

 

什么是小妄语?小妄语包括骗话,恶口,两舌,绮语。骗话,就是一般骗人的话。恶口么,就是脏话,荤话,骂人话。两舌么,就是挑拨离间,拨弄是非的话。绮语么,就是不三不四,没正经的话。

 

什么是大妄语?大妄语就是欺世盗名,说自己是阿罗汉,是初果圣人,是观音菩萨转世,是通天教主,是神仙,是救世主,反正就是自己不是凡人,要大家来信奉自己,膜拜自己。

 

说了小妄语,叫犯戒,是轻罪,可以忏悔。说了大妄语呢,叫破戒,是重罪,忏悔不来的。

 

最后看第五戒,不饮酒。

 

这个看上去不算很严重,不过么,酒能乱性,酒喝多了之后,说话做事不经过大脑,就容易犯别的戒。比如犯杀戒,喝了酒之后,看见仇人,吵上几句,二话没说就动刀子。喝了酒之后,看见别人有钱,自己还是穷得丁当想,就想拿点什么。喝了酒之后,看见平常不敢轻薄的女子,就动了淫心,所谓“茶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喝了酒之后,信口开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而且喝了酒之后,内心散乱,让他禅定清修,你说能定得住么?

 

所以前四戒,是性戒,本来就是罪恶事,就是不该做的事。而不饮酒呢,是遮戒,遮者挡也,就是防止不要做不该做的事,所以要戒。不过相对而言,要轻上那一点,算是可忏悔罪。

 

有童鞋就要说了,喝酒不好,那么抽烟呢,赌博呢,吸毒呢。考虑到那年月印度那地方,全民修行,估计没有几个人会赌博,再考虑到那年月,连烟草都还只有美洲人享用,更不用说其他的麻醉剂和兴奋剂了,酒精算是唯一的麻醉剂或兴奋剂,所以特意以酒为戒也就不足为怪了。中国古人不也说了,酒色财气,后两者是贪与嗔,而前两者,酒与色并列,所谓“色字当头一把刀,酒是穿肠毒药”,那也是因为自古就有很多为酒亡国,以酒败家,因酒误终身者。

 

好了,言归正传。犯酒戒,也有三个因素。第一是酒,就是能醉人的饮料。第二是作酒想,就是知道那是酒。第三是入口,只要入口,就算是犯戒。

 

五戒这就结束了。先三皈,再五戒,戒得好了,就算是走上正道,可以进行禅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