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神仙与佛陀》 二十六 修道五次第
(2014-10-12 10:24:12)
标签:
佛学三摩地次第阿罗汉八正道 |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
四圣谛中,苦圣谛是世间果,集圣谛是世间因,而灭圣谛则是出世间果,道圣谛则是出世间因。
出世间果是什么?当然是涅槃啦。难道求升官,求发财,求观音送子,求菩萨保佑,求极乐世界,求来世福报,算是出世间果?
涅槃,前面已经说过,它不是一个地方,它不是一个可以得到的东西,它不是一种可以进入的境界,它也无关生死,涅槃就是涅槃。
不过,根据后来的大小乘的一些说法,涅槃也差不多有四种。哪四种?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无住涅槃,性净涅槃。前两种是小乘的说法,后两种是大乘的说法。
有余涅槃是阿罗汉证得的涅槃,此时烦恼已断,可此生之果还没有结束。阿罗汉是什么意思? 阿罗汉就是自己已经解脱,可还没办法帮别人解脱的那样一些人。
而无余涅槃呢,还是阿罗汉的,据说要到此生之果结束,也就是死了之后,才能证得涅槃,因为烦恼已断,业果已尽,所以不入六道轮回。对于小乘来说,这算是最高目标了,不过对于大乘来说,阿罗汉之后,还有菩萨,菩萨之后还有佛。菩萨和佛,不仅自己解脱,还能帮助别人解脱。
菩萨证得的,是无住涅槃,是心无所住,不舍生死,能用大智大悲利乐有情。
佛证得的,则是性净涅槃,证得一切法的生灭都是幻相,诸法实相本来不生不灭,所以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但不管是哪种涅槃,都得有一些方法才能做到吧。那些方法,则是道圣谛。道者,道路也,是通往涅槃,朝向解脱的大道。这些道路有多少呢,广义的有三十七种,叫三十七道品,狭义的有八条,叫八正道。而按阶段分呢,又有五个阶段,叫五次第。
哪五个次第?
第一个次第叫资粮位。
听名字就知道,这是由少到多,从无到有的过程。需要做的,有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反正就是勤能补拙,日积月累,一点点地进步吧。
四念住,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总之,就是各种碎碎念,直到让自己清楚明白,看懂这个世界的真相。
四正勤呢,就是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灭。总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了。
四神足呢,看上去好象跟四只神奇的大脚似的,其实没什么关系,只是四种满足。哪四种?欲三摩地,心三摩地,勤三摩地,观三摩地。
这样听起来似乎还是不够明白,象是想要买个摩的,然后又是想又是念又是看的,其实跟摩的也没什么关系。欲三摩地呢,也叫欲如意足,就是希慕自己所修的法能够如愿满足。心三摩地,也叫心如意足,就是对于所修之法,能够一直放在心上,一直不忘记,如意满足。勤三摩地,也叫精进如意足,就是对于所修之法,能够专注一心,如愿满足。观三摩地,也叫思维如意足,就是想着念着所修之法,不会忘记,于是如愿满足。
可见四神足,其实就是事事如意,时时满足的意思,所以也叫四如意足。
各种碎碎念,各种勤奋用功,又是各种满足,这个资粮位完成之后,就到了加行位。
加行位,就是加把劲的意思,具体点,就是加强五根,成为五力。
哪五根?第一信根,就是相信佛法,相信正道,不会动摇。第二精进根,在信根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时时精进。第三念根,时常碎碎念,不会忘记。第四定根,念得久了,心就定下来了,不会胡思乱想。第五慧根,心定下来后,就能观察到诸法实相,心里清楚明白。
哪五力?当然还是第一信力,信念增长,信心十足,不会随便怀疑动摇。第二精进根,勤奋用功,不会放松,不会懈怠。第三念力,碎碎念得久了,邪念不生,功德自成。第四定力,不生妄念,达到禅定。第五慧力,智慧增长,能破除三界之惑。
加行位完成,就是见道位,这时已不仅仅是知道有涅槃之道这回事,而是能真正见到涅槃之道的样子了。具体的说,有断三结,有七觉支。
断三结,就是断除我见之结,断除戒禁取见之结,断除疑之结。
七觉支呢?支是分的意思,是岔路的意思,你想见到正道,总得先避免岔道吧。那么哪七觉支呢?第一,念觉支,就是要正念,你说话做事,你得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清楚明白,对于过去的事,也是清楚明白,你看得到一切法如何生,如何灭。第二,择法觉支,这个是用智慧来分辨法是真的还是假的。第三,精进觉支,要想避开邪道,光有智慧还是不够的,也得有勇气,有勇猛精进之心。第四,喜觉支,看到真法,心里很欢喜。第五,轻安觉支,也叫除觉支,烦恼全没有了,心里安定得不得了。第六,定觉支,身心干扰减少,不生妄想,心止于一境,不再散乱。第七,行舍觉支,也叫舍觉支,就是把过去想着念着的一切法,都不要想,不要念,平心坦怀,不追忆,反正就是一切都放下了。
从念觉支始,到舍觉支终,至此完成,到第四次第,修道位。
修道位的时候,主要是圆满修成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是什么?是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再加上八正道。而最主要的,则是八正道。完成之后,进入第五次第,无道位。
修道位的时候,修行者是初果,二果,三果圣者,是有学圣人。而无道位呢,是要证涅槃无为的,证阿罗汉果的,已完全解脱烦恼,过着八正道的生活,再也不必学习修行解脱的方法,所以无学,所以阿罗汉叫无学圣人。
修道的次第如此,那么修道的法门,还有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