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卷《神仙与佛陀》 二十四  五不正见

(2014-10-05 09:10:46)
标签:

佛学

言行

边见

邪见

解脱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不正见,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不正确的观念,想法,或者见解。在这一点上,它把自己与前面五种根本烦恼区别开了。贪,嗔,痴,慢,疑,你可以说是一种本性的表现,可以说是一种言行或身心的困扰,而不正见,则基本上是观念问题,见识问题。这是理论与实践的区别。

 

虽然从根本上来说,贪,嗔,痴,慢,疑,肯定通常也有观念上的原因,见识上的原因,比如贪婪之心,嗔怒之心,多半也会伴随着价值观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表现为言行。而见识和言行,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比如一个人知道什么事是好事,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好人,却不一定会去做。一个人知道什么事情是坏事,也未必会去改。甚至当他知道怎么做会成功,知道怎么样做对自己好,知道贵在坚持,也未必就能坚持得下去。这就是见识和言行的不统一。

 

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之所以未必会去做,还是因为见识不够。不愿意做好人,可能是因为怕做好人吃亏,是没有认识到做一个好人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到底能给自己的身心带来多大的改变。不能坚持理想,信念,可能是因为对自己所坚持的理想还存在怀疑,对自己能否坚持下去也没有信心。但不管怎么说,你也不能不承认,他虽然没有做,想法还是有的。他甚至也的确相信那些是非善恶的观念,相信那些贵在坚持的道理,他甚至会告诉你,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就是没出息,我这辈子算是完了,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会好好努力。

 

也就是说,见识的正确,不代表言行就能正确。但反过来说呢,如果连见识都有问题,言行就肯定有问题,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是非观念都没有,连善恶都分不清楚,你能指望他的言行是个圣贤么。所以见识,算得上言行的开始,断除错误的见识,也许比断除错误的言行来得容易,但其重要性,却不见得比断灭错误的言行更低。甚至可以这么说吧,它还要来得更重要一些,毕竟,它是一个开始。断除了错误的观念,接下来,改变言行,才有了可靠的保证,不至于因为错误的观念而事倍功半,甚至误入岐途。

 

那么,这些错误的观念,又有哪些呢?

 

首先,是五不正见中的“我见”。

 

它是“我执”的一种。“我执”是什么呢?就是执著地认为有一个叫做“我”的存在。“我执”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我见”,就是相信有“我”这个东东,一部分是“我慢”,就是在言行上表现出来有“我”。

 

一个人也许经过种种学习思考,相信没有“我”的存在,可真的有人拿刀子对着他,他还是怕得要死,因为他的内心深处,仍然有一个“我”与外界的对立。可见破除了“我见”,不见得能破除“我慢”,前者可以通过见道来断除,后者必须修道才能解决,但如果一个人连“诸法无我”都不相信,连“我见”都没有断除,那就不要指望他能破除“我慢”了。

 

“我见”是一个非常根本的不正见,因着“我见”,就起了“边见”。

 

什么是“边见”呢?边见包括断见和常见。断见是相信世间有一个我,这个我死了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这就是断见。想想看,如果连“我”都是不存在的,哪里有一个“我”的消亡呢?还是相信有“我”啊。常见呢,就是相信世间有一个永恒的我,它将永远永远存在,这当然还是因“我见”而生。

 

第三个不正见是邪见。邪见就比较多啦,基本上就是认为无因果,无作用,无事实。不相信因果的存在,认为人的生死无因,人的善恶无报,人的言行无果,反正就是认为他遇见的那些事情根本无所谓前因后果,这是无因果。不相信业力的作用,不相信十二因缘的存在,不相信三世轮回,反正就是不相信那些因缘和合,不相信这个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是造业的产物,这是无作用。不相信三法印,不相信四圣谛,不相信六波罗蜜,不相信三无漏学,反正就是那些教人解脱的道理他都认为不靠谱,这是无事实。

 

第四个不正见是戒禁取见,这是执著于不正确的戒律。如果说邪见是直接把人带到错误的观念上去,那么戒禁取见虽然看上去似比较靠谱,但却是似是而非的靠谱,有其形而无其实。打个比方吧,看见修行者吃素,于是认为吃素能得解脱,然后坚持吃素,这就是戒禁取见。修行者的确会吃素,可那是为了减少杀生,而减少杀生是因为自己的悲悯之心,是大慈悲,并不是因为吃素就能解脱,解脱要靠自己的内心的,如果吃素就能解脱,那么那些草食的动物如牛羊早就成佛了。但是他们不知道啊,他们以为是靠吃素解脱的。

 

第五个是见取见。这个嘛,就是坚定地认为只有自己的看法是最最正确的,别人的都是错误的,从而与别人争斗。这些看法可能是前面的四个不正见,也可能是别的,反正就是固执地要用自己唯一掌握的真理去要求别人。前面的四种不正见把人带上错误的道路,而见取见则让人在错误的道路上还回不来。

 

五不正见,既是六大根本烦恼的第六烦恼,也是十惑中的后五惑。贪,嗔,痴,慢,疑,这五个根本烦恼,是思惑,是迷于界内之事,是对于具体事情的迷惑,被称为“五钝使”,要通过修道才能断除。而不正见的五种,身见,边见,邪见,戒禁取见,见取见,则是见惑,是迷于界内之理,是对于道理见识的迷惑,被称为“五利使”,要通过见道才能断除。

 

但不管是思惑还是见惑,不管是“五钝使”还是“五利使”,这五种不正见,和前五种根本烦恼,都是人生烦恼的最大根源,差不多可以这么说吧,这些都是伴随我们一生的烦恼。而除此之外呢,还有一些因根本烦恼而生的烦恼,我们称之为随烦恼,虽然是伴随而生,却余波荡漾,不能自了。那又是些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