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四卷《门第战争》四十六  逼出来的叛逆

(2014-02-08 18:59:53)
标签:

不太

算法

战争

第四卷

门第

文化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西元五零三年,中国农历癸未年,北魏国的景明四年,柔然国的太安十二年,高昌的承平二年,也是南朝的梁天监二年。

 

这一年是萧衍踌躇满志得登大宝的第二年,是重元寺始建之年,是南朝佛学开始大兴之年,也是新罗国以儒学开始立国之年。但最最重要的是,这一年,有三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来到这个世上了。按照很多很多年之后才有的十二生肖的算法,这一年,也是羊年,又按照很多很多年之后才有的羊年命不太好说法, 这一年来到这个世上的人物,命都不是太好。但是这三个人物来到这个世上,也许正是要证明这个说法的荒唐。

 

他们一个是陈霸先,后来他成了陈国的开国之君,一个是独孤信,西魏八柱国之一,北周,隋和唐三代皇后的父亲,还有一个就是怨念重重的侯景。

 

侯景是胡人,据说鲜卑化了的羯人,反正就是在内蒙古草原上出生的就对了。那地方当时有很多边陲小镇,都驻守着大量的士兵,规模比较大,也是最重要的镇子有六个,其中有一个叫怀朔镇,就是侯景出生的地方。

 

他小名叫狗子,一听这名字,你就知道是个熊孩子了,反正就是很顽劣就是了,熊孩子长大了就成了恶少年,反正就是横行乡里就对了。幸好这个镇子大部人青壮年都是要当兵的,熊孩子进了军营,慢慢也就成了一名骁勇的战将。正好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北魏因为汉化过度,步子太大,没有解决好中原汉化贵族与边疆鲜卑化官兵的待遇差距问题,结果闹得六镇起事反对汉化,搞得天下大乱。而骁勇善战,驭军有术又善于笼络士卒的侯景,也就先跟着尔朱荣,后跟着高欢,向西连败西魏的贺拔胜、独孤信、史宁,南征萧梁,也是连战皆捷,如果不是最后败于传奇名将陈庆之,可能很早就让萧梁吃尽苦头了。他最后领兵十万,专制四战之地,人口百万的河南道。

 

但也是这个时候,侯景暴露出他轻狂的一面,他不仅对东魏的其他将领不屑一顾,甚至连高欢的世子高澄,也没放在眼里。跟将来的新主子都搞不好,这个可想而知了,而高欢自然也不可能多信任他。高欢是何许人,既要用,又不信任,就要想办法,办法就是留一个侯景的对手,不重用,专门留给自己儿子重用,那就是慕容绍宗。

 

等到高欢去世,高澄就开始动手,先是以父亲名义写信请侯景来京城,被侯景识破并且起兵之后,就马上做好两手准备,一边送书信许以重赂诱降,一方面安排人马平叛。

 

侯景这方面也做好几手装备,一方面当然是与慕容绍宗对抗,另一方面,就是联络西魏和萧梁。

 

西魏的宇文泰是个厉害角色,虽然岁数上比侯景还要小上四岁,才不到四十,可老谋深算,想着怎么利用这件事获利而不受其害。他一方面派小股援军解围,一方面派军队入驻河南,接管城池,一方面在解围之后,征侯景入朝,说要加官进爵另有重用。征降将入朝加官进爵另有重用这种把戏,侯景自然不会上当,连高澄的当我都没上,你会上你的当,哄谁呢?西魏既然不靠谱,咱就南下,去萧家老翁那碰运气。

 

叛了东魏叛西魏,这下除了萧衍,就没地方了去,所以这次他向萧梁许了整个河南道十三州。

 

萧衍这边呢,一个八十多岁的糊涂老头,外加一个六十多岁的马屁精宰相,会发生什么就可想而知了。萧衍说他做了个梦,梦见中原牧守以地降梁,问大家怎么看,大家自然说此事必有蹊跷,侯景那人怨念太重,不可靠,只有马屁精宰相说皇上异梦通神,这是天下一统之兆。吵来吵去没个结果,萧衍一怒之下,说不要吵了,此事容后再议。最后单独留下朱异,说天下一统最后的机会就在这个时候了,如果按大家的想法,不接受侯景的话,我都八十三岁了,以后就没有这个机会了,我会后悔的。朱异心领神会,说大臣们都是蠢材,加起来也不及皇上一半的聪明,比诗文,比围棋,比术数,比书法,比绘画,比音乐,他们哪个比得过皇上,皇上年轻时就行军打仗,打下了这么大一个天下,他们行吗,皇上别听他们的,误事。萧衍那个高兴哪,还是你最了解我,知已啊,他们都说我用你这三十年,用得不好,可我知道我没有错,你最了解我,我还没有说的,你就知道了,我想做的,你就会做得比我想得还要好,连我儿子都没有你了解我。

 

反正就是布拉布拉的,这事就这么定了。派萧渊明带十万大军北伐,和侯景一起对抗慕容绍宗。萧渊明是谁,是萧衍的侄子,当然也是被萧衍惯坏的诸多兄弟子侄中的一个,烧钱讲捧场搞文艺可能还行,打仗就纯粹是找揍的。神一样的对手,也不及猪一样的队友啊,刚一上场,就被慕容绍宗打败,自己都被活捉了。而侯景好歹还打败了慕容绍宗,让慕容绍宗最后靠持久战,花几个月搞得侯景粮尽才失败的。早知这样,还不如只搞搞后勤,保证侯景的粮草呢。

 

而侯景在几个月后粮尽,部将投降,一败涂地,只剩下八百人,靠着诡计赚了萧梁的寿阳城。萧衍老头则表示不在乎,你想要吗,你想要就给你好啦,连南豫州一起都给你好不好。

 

可如果一直都是这么信任倒也好了,可侯景前脚还没站稳,后脚他就开始和东魏讲和。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东魏的高澄也是个厉害的主,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看着侯景放虎归山,虽然有个慕容绍宗,他不放心啊,正好手上拿着个萧衍猪一样的侄子萧渊明,奇货可居啊,就鼓捣着和萧梁讲和,看看萧衍和侯景中间会不会生点事。

 

你还别说,他这边一讲和,事情果然就生出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