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卷《通经致用的年代》九十四   公平竞争之礼

(2013-08-28 07:14:05)
标签:

将领

年代

节奏

最高境界

才是

文化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如果说乡饮酒礼源于部族聚会,那么乡射礼,则源于部落的射猎活动,前者是交流感情的,后者则是切磋技艺的。不过命运却有点区别,乡饮酒礼到很久之后尚有存遗,乡射礼么,后世的读书人,常常连弓都拉不开,自然很少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武举虽然也有骑射,后世那些入主中原的游牧渔猎民族,射猎打围,也算是一个常见的保留项目,不过那都是纯粹的比赛或娱乐,无关礼仪。射猎打围,尚武精神是有的,教化作用却不足。既有尚武,又有教化的,大约非射礼莫属了。

 

射礼其实应该分成四类,乡射礼只是其中一种。其他三种是天子举行的大射礼,国君与大夫燕饮之后的燕射礼,故旧朋友进行的宾射礼。乡射礼算起来,应该是士阶层比较常见,也比较重要的一种了。

 

那么乡射礼都有些什么环节呢?环节有四,分别是确定人选,准备比赛,正式比赛,最后是余兴节目。

 

需要确定的人选,有乡射礼的主持者——宾,这是一个没有官爵而又德行卓著的处士,而且要州长——乡射礼在州序举行——亲自邀请和迎接,也算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吧。还有具体指挥者——司射,反正就是比较懂礼仪的人,在乡饮酒礼当完司正,这不,又来当司射了。自然还有各位射手们,也是要通知的。

 

比赛需要准备的,有“侯”,就是箭靶啦,是在堂的正南方三十丈以外。有把靶者,在箭靶左前方,藏在一个圆形的皮制小屏之后,那个屏,叫做“乏”。有射位,在堂上用十字标志。还有弓箭算筹等物,摆在堂下。

 

比赛过程分三轮,叫三番射。

 

第一番射是个热身赛,只有六个射手,技艺接近的两两配对,分别是上中下三耦,每耦分上射下射手各一名,每个射手四支箭。随着司射一声令下,“依次而射,不得杂越”,都纷纷脱去外衣左袖,右臂套上臂衣,右手拇指套上扳指,拿好弓,三支箭插于腰间,另一支在右手指间。

 

接着司射给大家示意射箭的仪式,左足踩上十字标志,面朝西,再转头向南,注视靶中,俯身查看双足,调整步式,开弓射箭,直到四支箭射完。然后上中下三耦两两依次上堂,随着司射又一声令下,“不许射伤报靶人,不许惊吓报靶人”,开始射箭。上射行礼后射完一箭,然后下射射,然后再由上射射,轮流结束后下堂,由下一组上堂,直至三组全部射完。全部结束后,司射报告给正宾。进入第二番射。

 

第二番射就要计成绩了,输了还要罚酒的。什么样叫有成绩呢,不仅要射中靶子,而且要射穿,否则有气无力的,准头再好难堪大用啊。人数也不一样,除了三耦,还有主人,宾,大夫,众宾,都要两两结对,主人和宾结对,并且自任下射,大夫虽然位置高,但也要与士结对,表示大家都是好伙伴,剩下的众宾也会部配合成耦。

 

正式比赛实际上是团体赛,在哪个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上射还是下射,上射射中一箭,有司丢一个算筹在右边,下射则在左边。每人仍然是四支箭,先三耦,再主宾组合,再大夫和士组合,再是众宾组合。都射完了,数算筹计胜负,或说左方胜了右方,或说右方胜了左方,或说双方算筹相等。

 

然后说是喝酒,先喝罚酒,再喝敬酒。罚酒自然是由输了的一方上堂喝,要穿上外衣左袖,脱下扳指和右手护臂,如果不是主宾或大夫的话,还要拿上弓,不过要放松弓弦,说明咱射得不好,暂时不射了。与此同时,胜者相反,脱下外衣左袖,戴下扳指和右手护臂,拉紧弓弦,表示咱还能射啊。敬酒主要是敬报靶人,释筹者,以及在靶前进行必要的祭祀。

 

接下来是第三番射,也是正式比赛,也有罚酒,所不同的是有音乐伴奏。这个音乐可不仅是让人心情愉悦的,也是增加难度的。难度在哪,司射说了,“不按鼓的节奏射箭的,不得计数”,要懂音乐,根据音乐的节奏来射箭哦。

 

三番射完,最后的旅酬么,和乡饮酒礼类似,无非就是从身份最高的人开始依次向下敬酒,同时堂上堂下还有或分奏或合奏的音乐,大家尽兴而止。告完辞之后,第二天还有些拜谢,宾要到主人家拜谢,主人也要到宾家拜谢。

 

从过程可以看出来,乡射礼和乡饮酒礼相比,环节要少一些,不过意义可一点都不少。这个意义,主要体现在三番射上。

 

那么三番射上有哪些意义呢?

 

其一,可以观盛德。一个射箭而已,有什么盛德呢?盛德还不少呢,因为乡大夫征询射手表现时,有五个评价内容。哪五个?和,容,主皮,和容,兴舞。什么是“和”?就是心志和体态相和,就是要有平常心,淡定,老实说,象古人自小就学习礼乐射御书数,技艺就是有差距,也不会差到很远,只有心态好,才能出好成绩啊。什么是“容”?容就是容态要端庄,要符合礼仪,第一番射不计成绩,看什么?还不是看容态。什么是“主皮”?这个听上去很费解,其实皮就是靶子啦,靶子是用皮做的啦,所以“主皮”其实就是成绩,就是技艺。“和容”呢,是最高境界,象第三番射,不仅合乎礼,还要合乎乐,还要出成绩。“兴舞”呢,也差不多,就是随着音乐的节奏射箭,姿式象舞蹈一样优美而有活力。看到这里,是不是跃跃欲试,一篇《记一次有意义的射礼》就要问世了?且慢,再看看其他的意义。

 

其二,可以煅炼反躬自省的能力。什么叫反躬自省呢?很简单哪,你四支箭,箭箭射歪,一箭上天,一箭入地,一箭孔雀东南飞,一箭郑和下西洋,怎么办?别骂人哪,别怪报靶人干扰你,也不要抱怨音乐的效果太差,推荐阅读《不报怨的世界》,对了,差点忘记,那年头没有这本书,那就推荐《射义》。《射义》请你记住,那不是靶子,那不是普通的靶子,那是你生活的目标,那是你人生的梦想,现在,看到这支箭没有,这就是你自己啊,你正要向你的梦想飞去,飞去,好了,松开你的手,让它去吧。这就是孔子所谓“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射箭的过程,也是反复内省,寻找,励志,进取的过程啊,那么射的歪了,又怎么能怪别人呢,又怎么能不“反而不中,反求诸已”呢。

 

其三,可以煅炼公平竞争的能力。这就更好理解了,什么是公平竞争?既不是为了成绩不择手段,黑哨默契球兴奋剂什么都来,那是糟践自己,也不是为了所谓友谊,明明能赢的,故意去输,那是糟践别人。公平竞争是一定要公平的比赛,一定要尽力争胜,但如果不胜了,也不要抱怨,愿赌服输,衷心的祝福对方,并反躬自省,继续努力。所谓“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礼让的确是个好习惯,但既然参加比赛了,再去让成绩,那就是看不起对方,不把对方当成对手。比赛的确是涉及到谦让的,比如上下射要行拱手礼,各耦上下堂相遇,也要拱手,但一旦开始射箭,就一定要全力争胜,那才是真正的敬重对方。

 

其四,还有最后一个意义,就是可以通过射礼选拔人才,特别是天子的大射礼。射礼可以看出技艺,可以看出德行,如果连区区一个射礼,都表现不佳,天子又怎么能放心把土地人民交给他呢。

 

好了,时至今日,你已学会待人接物,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养生送死,养老尊贤,公平竞争,这个礼的时代,是不是显得非常的优雅文明呢。复是复杂了些,但你不得不承认,如果能坚持下来,多少还是有那么些教化的效果的,社会上戾气会少一些,大家基本上能互相尊重,礼让。特别是,特别是当我们的四邻,还多半处在原始部族时代的时候。

 

不仅你这么认为,汉朝那些经学家们,也这么认为的,他们千方百计考证那湮灭的古礼,并且试图恢复这些古礼,教化民众,也试图感化朝廷。他们几乎成功了,直到那一天,朝廷开始清洗党人,上至公卿,下至士子,被捕被杀者无数,社会菁华,一扫而空。再到某一天,黄金,啊,不对,黄巾大起义爆发,通经致用的时代结束了,属于军阀,谋士和将领们的时代到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