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通经致用的年代》九十三 饮酒与作乐
(2013-08-24 18:13:00)
标签:
年代三大第三第五个只有文化 |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
乡饮酒礼有七大环节,分别是谋宾,迎宾,献宾,乐宾,旅酬,无算爵乐,宾返拜。
谋宾就是确定人选,分别有正宾一位,这是人选中最优者,介一位,这是次之者,算是陪客,众宾之长三位,又要次于介,僎一位,这是主人从下属中选来帮自己行礼的。比如尊老的,正宾就是最老的,敬贤的,主宾就是最贤的。
客人的人选确定好了,就要去邀请啊。一定要亲自登门,要不然就谈不上什么敬重了。登门的礼仪参考士相见礼,反正就是都很客气,宾要说,其实我也不算不上很老啦,彭祖那才叫高寿哩,或者说,其实我也不是很咸啦,我去年在葛家庄见到一个人,天天吃咸肉干,把自己都吃成了咸鱼了,那才叫咸呢,而主人当然要说,你奏是你奏是。对于介也是一样,其他的客人么,您看着办吧。
迎宾不仅是站到说庠的门口迎接,那样也太托大了,一定确定以及肯定还要再去一趟宾和介的家中召请的,请了之后,主人才在门口迎接众宾的。然后客人来了,主人行礼也是有讲究的,对宾主人要再拜,宾答拜,对介主人只要一拜,介再答拜,其他众宾拱手就好啦。
进门也有讲究,以前的院子进了后不是有照壁么,进了之后,要拐三个弯才能到达台阶么,每拐一个弯,主人和宾都要互相谦让,你先走,不不不,你先走,还是你先走吧,你走得慢,不,还是你先走,你步子小,既然你这么客气,那我就不客气了,我这个人最讨厌别人跟我太客气,也最讨厌别人对我不客气,你真难伺侯,彼此彼此。
最后就是席位了,这个席位和后世八仙桌的席位,那是大不相同。要知道古人是席地而坐的,所谓的席位,就是地上有席子,前面有案,很独立的一个位置。席位席位,有席才有位哦,连席子都没有位,那就只是个位。那么席位怎么分布呢,宾在西北方,朝南,地位最尊,介在西南方,朝东,辅助正宾,主人东南方,朝西,有天地温厚之气,僎在东北方,朝西,辅助主人,其余三人东西相向而坐就可以啦。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献宾环节。
献宾又分成三大节,分别是献,酢,酬。主人向客人敬酒,叫献,客人向主人回敬,叫酢,主人自饮一爵,再劝宾一起喝,叫酬。一献一酢一酬,叫“一献之礼”,可以多次循环,最高可达九次,叫“九献”,那就是相当的隆重啦,一般是诸侯之间才用的。乡饮酒礼,特别是敬贤的乡饮酒礼,由年高德重的现任官员,向刚刚步入仕途的青年才俊敬酒,虽然说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不好搞得过于隆重,所以通常一献就够了。
献宾都怎么献呢。主人先下堂洗爵,古人是很讲卫生的,饭前洗手,酒前洗爵嘛。而这时客人当然不能大模大样的坐着,也要随之下堂,主人当然劝他不用下堂,客人自然要坚持,这是“辞降”。洗完了之后主人上堂,客人还没有上,又见得主人再次下堂,这次是洗手,客人心想,我说您不能一下子都洗了么,但还是得客气,就说不必啦,主人则坚持下堂洗手,这叫“辞洗”。都洗完了后两人拱手行礼,谦让一番后上堂。还没完,客人要拜谢主人为他洗爵,这叫“拜洗”。主人再斟满酒,高高举起,叫“扬觯”。献给客人,客人拜谢之后再接受,叫“拜受”。客人接受之后,主人要“拜送爵”,客人做个食前的祭祀后,把酒喝完,主人还要“拜既爵”,表示感谢您饮尽了。
后面宾酢与此相似,只是主宾身份换过来,主人酬宾再次换过来,不过省略了辞洗的环节。
然后主人又与介产生关系,相对简省一些了,主人献介,介酬主人,只有两步,而且没有拜洗的环节。最后是主人与众宾行饮酒礼,更简省一些。
酒喝得差不多了,就该乐工上场,进入乐宾环节了。
乐宾也有四段,分别是升歌,笙奏,间歌和合乐。
升歌有乐工四人,二人鼓瑟,二人唱歌,在堂上演奏,用《鹿鸣》来表示迎宾,用《四牡》来赞扬客人,用《皇皇者华》来表示希望向客人请教——现在知道读《诗》的好处了吧。唱完之后,主人向乐工献酒。
笙奏是笙合奏,在堂下演奏,用《南陔》,《白华》,《华黍》三篇。由于这三篇已经亡佚,所以具体的意义并不太清楚,但想来前面是主人表扬客人,这回应该客人表扬主人了。奏完之后,又是向乐工献酒。
间歌则是堂上升歌和堂下笙奏交替着来,倒象是互相应答似的,分别是堂上《鱼丽》,堂下《由庚》,堂上《南有嘉鱼》,堂下《崇丘》,堂上《南山有台》,堂下《由仪》,反正都是互相表扬的内容。
合乐则是堂上堂下合奏,分别是《关睢》,《葛覃》,《卷耳》,《雀巢》——还有雀巢哦,《采蘩》,《采蘋》,似乎都是些情歌,不过这里应该是修身齐家,以及加深感情的吧。最后当然还有各种献酒。
音乐欣赏完了,进入第五个环节——旅酬。
这个酬根据前面的礼仪,是自饮,然后劝别人饮,与后世敬酒类似。不过由于古人席地而坐,要想到处敬酒的话,势必要离开席位,到处跑,所有旅酬是什么意思,也就大致清楚了。整个的过程大致是酱子滴,客人听完音乐后表示该离开了,主人请司正“安宾”,我们的节目还没完呢,哪能就走,客人谦让一番后表示同意,主人再拜表示感谢客人留下,客人答拜表示感谢主认挽留,于是,旅酬正式开始了,一场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众宾再按长幼依次酬下去的活动就这么开始了。由于旅酬涉及的人比较多,为了防止旅酬出现混乱,所以特备司正一名,依次点名进行。
旅酬之后,就进入穿越爱好者最喜爱的第六环节,无算爵和无算乐了。
无算,当然就是没有次数限制了,也是酬酒,也要按酬酒的仪式来,不过顺序和次数,并没有限制,也是奏乐,但不限于前面的几支曲子,反正就是尽兴吧,只要不喝醉,不放肆,不失礼,都好商量。一定不能喝醉,一定不能失礼,穿越爱好者要切记,切记,要知道无算乐的最后一支曲子是《陔》,陔是啥意思,就是“戒”,这说明了虽然是不计次数,可也不能失礼啊。
演奏《陔》的时候,客人告辞,但事情还没有完,因为礼尚往来嘛。第二天,客人还要到主人家拜谢,邀请主人屈尊到自己家做客。至于主人,还要慰劳司正,还有邀请昨天没有邀请的亲友,反正要面面俱到就是了。
把最后这个环节做好了,整个的乡饮酒礼才算完成,整个过程非常的不容易,不过如果都能做好,那么待人接物立身处世,又会是非常的容易,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
乡饮酒礼之义也大矣,那么乡射礼,又有些什么内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