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通经致用的年代》 八十三 三个数字说丧服
(2013-07-21 13:33:12)
标签:
年代样子亲亲宝贝齐衰杖第十一文化 |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
丧服制度说复杂也够复杂,可说简单也够简单。只要记住三个数字就够了。
第一个数字是六。六是什么意思呢?是丧服制度的六大原则。哪六大原则?
第一,亲亲。这个“亲亲”可不是“亲亲宝贝”的意思哦,是说丧服制度的第一原则就是血缘关系的远近,血缘关系是什么?就是基因的相似度啊。“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基因被稀释了五次,只有三十二分之一还是原来的基因,当然就算不上亲人了。
第二,尊尊。上下尊卑还是要的,童鞋们不要听到这个上下尊卑就来气,要知道绝对平等是不可能的,人的差异是存在的,那么维持一个合理的差异,既能得到稳定,也可以适当鼓励竞争。比如通常所说的二八原则,在多数时候就算是一个合理的值,百分之二十的人占有百分之八十的资源。只不过在很多时候,根本就是一九原则,甚至一九九原则,百分之一的人就占了百分之九十九的资源,这就显然太不公平,会出大问题。这个丧服制度的尊尊,主要指的是为国君或天子服丧,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可人家地位高啊。
第三,名。你没听错,就是一个“名”字,这指的是名份。我们常听旧时候的人说“名份”,妻有名份,而妾就没有名份,这个名份在丧服制度中就体现出来了。所以对于叔叔的妻子,弟弟的妻子,儿子的妻子,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也得服丧。
第四,出入。你还没听错,就是两个字“出入”,这并不是出恭入敬的意思,而是指女孩纸嫁人与未嫁的区别。嫁人了,就是夫家的人,对于娘家就是外人,娘家的丧服就要减轻。没出嫁,就是自家人,就得同样服丧。
第五,长幼。这是指成年与未成年的区别,成年了才是正式成员,而未成年,则只好比公司的实习生,什么规格待遇都是要往下减的。而且年纪越小,规格就越低——现在知道成人礼的用处了吧。未成年而卒,不能叫丧服,只能叫“殇服”。不是二十岁加冠来着,那么十六至十九岁是长殇,十二至十五岁是中殇,八至十一岁是下殇,如果八岁都不到呢,那就连“殇”的资格都没有,只有内“伤”。比如为叔叔服丧服,一般是齐衰一年,可如果是长殇,就是大功九个月,如果下殇,就是小功五个月,如果只有“伤服”,要知道世上是没有“伤服”的,所以可以根本不服,哭哭就好啦。怎么哭,活一个月算一天,二十个月就哭二十天,如果连三个月都不到挂了,因为没有取名,就连哭都不用哭。
第六,从服。这个是连带关系导致的丧服,比如妻子跟着丈夫为丈夫的亲戚服丧,儿子跟着妈妈为外公家服丧,臣子跟着国君为国君的亲属服丧,操作起来还是有点复杂的,不过古儒不就是干这事的么。
第一个数字说的是丧服原则,也叫服术,所以叫“服术有六”。
第二个数字是五。这是指的丧服的等级。哪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看这名字大约能猜出来,最后一个缌麻大约是一种麻布衣服,而前面的既然比麻布衣服还粗恶,当然要冠以“衰”了。穿着比麻布衣服还粗恶的衣服,也真算得上“衰”人一个。“斩”字大约是一刀砍下一块粗恶的布,然后就裹身上了。
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现在吾乡有人去世,亲人通常也会穿麻布,所谓“披麻戴孝”,不过其等级有五,可能很多人都不明所以。
斩衰的确是最粗恶的麻布。怎么粗恶?古代织布,二尺二为一幅,通常八十根线为一升,十六升是正常值,也就是一千二百八十根线。而斩衰只有三升,就是二尺二的距离里只有二十四十根线,可以算一下,差不多一根线两毫米,所以要么是布料稀里透光,要么是线粗得惊人。相比之下,齐衰四升,大功殇七升,大功成人八升,小功十一升,缌麻十一升半,可见是越来越改善了,除了还是麻布,基本接近日常生活了。当然还有个叫繐衰的,算是“衰”人里最不“衰”的一种,四升半,这是为国君服丧用的。
斩衰不仅用料粗恶,而且做功毛糙,直接把布一刀砍断就用了,边还是毛的,简直就是极端伪劣的商品啊。
齐衰从名字能看出来,把边缝了下,整齐一点。
大功呢,不仅边修了下,而且布料还略加工了一下。要知道麻类的植物,用来做衣服,是非常毛糙的,要脱皮,除杂质,浸泡,捶打,脱胶,漂白,然后再纺线织布。斩衰齐衰就是只脱皮,没怎么加工,直接拿到纺线织布了,而大功则还捶打水洗了下。
小功呢,还有漂白等其他操作,做得更好一些。
缌麻呢,从这个“缌”能看出来,是类似于丝的麻布了。的确也是,这种麻布加工得很好,线也非常细,跟丝差不多了,算是高仿山寨品,而非斩衰那种明显的水货。
除了衣服,还有杖,帽子,缨带,鞋,都差不多,就是越粗劣的,就代表丧服等级越高。象杖吧,可以是一根直接砍下来的木头,也可以经过加工,称为削杖。象鞋子,有菅屦,疏屦绳屦,吉屦无绚之类。
第三个数字是十一。这是丧服制度的类别。哪十一类?
第一,斩衰三年。子女为父,妻为夫,父为嫡长子,承重孙——就是长房长子死了而孙子还在——为祖父,都要用这种。说是三年,其实只有二十七个月,算是三个年头。
第二,齐衰三年。比第一种略低,通常用于父亲不在了,子女为母,或母为长子丧。
第三,齐衰杖期。与前一种的区别是只有一年,用于父亲在世时,子女为母,或夫为妻。
第四,齐衰不杖期。与前一种的区别是不用柱个孝杖,用于为祖父母,叔叔婶婶,兄弟,未嫁的姐妹,长子之外的众子等服丧。
第五,齐衰三月。区别是只有三个月,用于为曾祖父母,高祖父母,或庶人为国君。
第六,大功殇九月,七月。这是为子女或兄弟的长殇中殇,服的是殇服。
第七,大功九月,七月。为从父兄弟,或妻子为丈夫的祖父母服丧。还有什么已嫁的姑母、姐妹、女儿,未嫁的从父姐妹和孙女,嫡长孙之外的众孙,嫡长子的妻子,都是这种。
第八,繐衰,这是诸侯的大臣为天子服的丧,丧期和小功相同,不过丧服比较粗恶,用的是繐衰。
第九,小功殇五月,为叔父或兄弟的下殇服丧。
第十,小功五月,为从祖父母,外祖父母,已嫁的从父姐妹和孙女,长子外的诸子之妻,未嫁之从祖姑姐妹,姨母,等等。
第十一,缌麻三月,为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曾孙,玄孙,已嫁的从祖姑姐妹,长孙之外的诸孙之妻,姑祖母,姑表兄弟,舅表兄弟,姨表兄弟,岳父母,舅父,女婿、外甥、外孙,等等。
当然,还有些其他的关系,象出嫁的女儿为兄弟和侄子,用大功啦,妻子为妯娌和丈夫的姐妹,用小功啦,还可以举出许多的组合。可以肯定的是,虽然够复杂,但也够精确,不仅能满足六大原则,也能让每个人都有合理的位置,每个关系都是合理的表现。
接下来就是丧葬礼的过程了。丧葬礼的过程是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