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卷《通经致用的年代》  七十七   优游与庆贺

(2013-06-29 23:44:22)
标签:

年代

吉凶

第三

燕呢

小资

文化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五礼中,现在还剩下最后一种礼——嘉礼。

 

嘉礼,有的说是杂礼,就是别的四礼中包含不了的东东,那就是嘉礼。从内容上看,也的确挺杂,上至天子登基,下至盆友聚会,都有。不过如果真的是杂礼,为神马还要加上一个“嘉”字呢?为啥不说杂礼或别礼呢?杂礼的确比较难听,但既然叫嘉礼,肯定有它的用意。嘉是美好的意思,也是祝贺的意思。

 

根据《周礼》的说法,“以嘉礼亲万民”。这又是站在天子的角度,似乎是让万民团结在以周天子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周围,相亲相爱。如果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来看呢,嘉礼其实就是让大伙儿相亲相爱的礼仪。

 

嘉礼涉及到的内容有哪些?有饮食,有婚冠,有宾射,有燕飨,有赈膰,有贺庆。可以看出来,其实主要是两类。第一类是大伙儿一起聚会,吃酒,射箭,总之,是一起坐坐,联络感情,以及交流沟通,进行凝聚力建设。第二类是谁谁谁嫁女儿了,谁谁谁娶媳妇了,谁谁谁成人了,谁谁谁过生日啦,还包括皇上登基啦,祝贺一下,仍然是联络感情。总而言之,嘉礼的主题就是,我们都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不过说归说,做起来还是挺复杂的。大家有过婚礼经历的,想必都知道,那整个的流程,还是很复杂很复杂的,甚至有人专门整礼了婚礼流程示意图以进行扫盲。可是我要告诉你,你所知道的婚礼,只是古代婚礼的一小部分,你会怎么想?而婚礼,也只是嘉礼的一种罢了。好啦,闲话休题,先看看嘉礼种种吧。

 

饮食之礼,这个不是日常家居饮食,虽然看《石头记》就知道,大户人家日常饮食也是颇有些规矩的,但真正的礼,规矩比这个多。它其实是指宗族之内的“宴饫”,用周礼的话说,就是“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逢祭而宴,一种是以时而宴,大约就相当于《石头记》里,年底祭祀的时候聚餐,或元宵夜宴,中秋夜宴神马的。

 

婚冠之礼其实有三种,一种是婚礼,一种是给男子用的冠礼,一种是给女子用的笄礼。第一种是成家礼,后两种是成人礼。加起来,就是成人成家,不再是小孩纸啦,用《周礼》的话说,就是“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当然是很有意义,值得庆贺的事。神马?你不想你不想你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边去,儒家的世界里木有童话,想童话,跟庄子看鱼去。

 

宾射之礼,从名字看,似乎是运动会,有客人,还是射箭比赛。事实上,也的确有射箭比赛,但比斯诺克还要斯文,比高尔夫还要优容,比击剑还要优雅,比马术还要华贵,所谓“君子无争,必也射乎”,争也要争得象个贵族。射礼据说有四种,分别是朝廷办的“大射”,和盆友们一起交流的“宾射”,地方官推荐贤才举办的“乡射”,还有得闲时在一起切磋的“燕射”。不过又有一种说法,射礼不管哪种,哪怕是天子举办的,也有宾主,所以统称“宾射”。弄不清了,可能有些流变吧,《周礼》的说法,“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的,可又把“大射”之类的包括在内的。反正射礼还是挺多的,包括后来演变出来的“投壶之礼”,“乡射礼”之后的“乡饮酒礼”,同样都要算成宾射之礼呢。

 

燕飨之礼呢,其实分成燕和飨两种。燕呢,其实就是“宴”,就是聚餐吃酒,上古的时候字比较少,一字是要多用的,象“士昏礼”,就是现在的婚礼。飨礼呢,看过祭文的都见过“尚飨”两个字,可见是跟已经过世的老祖宗有关的。所以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就不是“宴饫”的那种了,但也跟祭祀不一样,其实是弄点祭品给大家,大家做出品尝的样子,但并不真吃,就是走个过场,然后就是燕礼,开始吃喝。这个礼也不是普通人用的,而是天子招待诸侯的一个仪式,所谓“以燕飨之礼,亲四方之宾客”。

 

赈膰之礼就是真吃祭品了,而且要把这个祭肉分给友邦,所谓“以赈膰之礼,亲兄弟之国”。

 

贺庆之礼呢,用《周礼》的话说,是“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似乎是同姓国会送祭肉,而异姓国则会则走亲戚。但异姓国大约不送祭肉,同姓国也未必就不走亲戚啊。《周礼》其实就是站在天子的立场上,把“以嘉礼亲万民”具体分解成各种人群。而事实上,贺庆之礼,哪里只有这些哟。而嘉礼,又哪里只有这六种哟。

 

大臣每天上朝时行的那些朝礼算不算?天子几年一巡守的巡守礼算不算?

 

后世还有更多,象即位改元礼,千秋万寿礼,正旦朝贺礼,冬至朝贺礼,圣节朝贺礼,皇后受贺礼,皇太子受贺礼,尊大上皇礼,学校礼,养老礼,职官礼,会盟礼,观象授时礼,粉多粉多。

 

总之,人世间可供庆贺的事,实在太多,而人世间可供优游聚会的人,也自不少。可人与人之间,固然有感情交流的需要,可也有保持适当距离的必要,否则过犹不及,乐极生悲,吃了酒打架的也不是一个两个,那么嘉礼,自然就成了解决这个矛盾的良药。礼的作用就是这样,总把一切控制得恰到好处,感情交流得十分充分,可又不至于十分过份,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也都不会说,有张有弛,有励志又有理智,既尽了兴又敬了心,多好。

 

不过好归好,这么多的礼,该要学多久多久哦。算起来,这五礼,每个下面还分成好几种,光明细都有好几十了吧?好几十?那只是个开头,没听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所以即使在上古,也只有那些平时没事干的贵族才能掌握,而且即使是那些贵族,也有失礼的时候,关键时候还得靠一种叫做“儒”的人。这些人,后来发展成了儒家。

 

而且即使是儒家,因为后来他们的学生,变成了平民,并非从娘胎里就开始学礼,又哪能个个都掌握这些复杂的礼仪,又兼之对于平头百姓文青小资来说,并非所有的礼,都是必要的,所以这些个礼,就是删繁就简之必要,至少要学习那些最重要的最有用的,最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的礼仪。所以到了《仪礼》,礼的种类就变成了八种。

 

有童鞋就说啦,五礼都变成八礼,这还叫删繁就简啊。这位童鞋啊,前面才说过的,“礼有以少为贵者”,三礼包括《周礼》《仪礼》《礼记》,五礼包括吉凶军宾嘉,哪个内容多?所以嘛,八礼看上去变多,其实少了太多,基本上只有凶礼宾礼和嘉礼之一小部分。

 

那么,《仪礼》又包括哪八种礼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