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卷《通经致用的年代》三十八  异端的学者

(2013-01-20 20:43:17)
标签:

年代

大步

天子

皇帝

衣食无忧

分类: 讲史(那些逝去的美好)

 

和刘德或刘余一样,刘歆同样是根正苗红的汉朝宗室出身。

 

而且刘歆不仅是宗室出身,可能也是宗室出身的人里,最有学问的一个,与他同样有学问的,可能只有他的父亲刘向。即使在同时代的非宗室出身的人里面,与之比肩的,也并不多,可能只有扬雄等廖廖几个。当然,刘歆也是认识古文字的。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都不认识古文字,有古书给你又有神马用?你即使认识古文字,但读得书太少,又怎么有机会把国家藏书馆里几万卷的图书一一比较异同,从而找出不同版本经文的异同和正误?

 

这同样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使是刘向或刘歆这样根正苗红的高富帅——那年头还没有糕富帅,也要好好努力才能有成就的。

 

刘歆的父亲是刘向,刘向的父亲也叫刘德,和当年的河间王一个名字。当年那个河间王刘德,一心振兴儒家学术,又广搜古书,却被刘野猪给弄得学术未成身先死,现在总算又有一个刘德完成未竟之业了,虽然此刘德非彼刘德,此刘德并非景帝之后,甚至不是刘季之后,而是刘季的弟弟刘交之后。

 

还在孔鲋把百年以后无比珍贵的古书藏到墙壁里的时候,刘歆的祖先刘交就跟随刘季左右,并深受刘季喜爱,得天下后,被封楚王。

 

之后,当景帝子刘德被封河间王,开始他短暂而又辉煌的学术生涯的时候,刘交的四世孙刘戊与刘濞联兵反叛,兵败被杀。其子刘富事前投奔朝廷,被封红侯。这个红字用得好啊,说明刘富一颗红心向朝廷,大步弃暗再投明。

 

等到河间王刘德的短暂学术生涯结束的时候,同样学术出众的刘富之子刘辟强,也不愿意再过问政治,拒绝从仕。

 

等到在董仲舒倡议之下新立的五经博士,开始大红大紫的时候,刘辟强的儿子刘德成为汉朝的宗正,封阳城侯。宗正是神马?相当于后世宗人府的宗人令,管皇族家谱事务的,也算是九卿之一了。

 

再等到预言匹夫当为天子,从而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的眭弘被杀的前一年,刘德的儿子刘向出生。

 

刘德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刘安民,后来袭封侯位,走的是一个没没无名的王侯之路。二儿子刘向,没有侯位,却通过自己努力,开创了一代学术,成为西汉末年学术界的宗师级人物。

 

刘向是一个异端的学者,他们的异端特点,给他以及他的儿子带来了很大的挫折,但同时,可能也带来了真正的成就。因为真正的宗师,常常都是从异端开始的。

 

生活永远比小说精彩。就象任何宗师级人物一样,道路从来都不会一马平川,它从来都是九曲八弯。当那些一马平川的人生活得无比滋润的时候,九曲八弯的人生活得无比苦逼,而当那些一马平川的人籍籍无名老死窗下的时候,九曲八弯的人终成大器。

 

那些人生艰辛的人用不着羡慕别人的无比滋润,或许你有更为远大的使命,而且至少你也终将拥有更为丰富的人生。而那些籍籍无名的人也用不着羡慕别人的璀灿声名,因为你没有见到那些声名之后无比苦逼的追寻。

 

道路都是自己选择的,匹夫出身的董仲舒就不说了,目不窥园,刘向是宗室出身,身家百万,本来可以衣食无忧的。可他偏偏选择了学术之路,而且选择的是一条与当时的今文经学博士们完全不同的道路,并且两次身陷牢狱之灾。

 

第一次牢狱之灾,是刘向二十四岁,父亲刘德刚去世。

 

这一次是因为刘向的父亲刘德当年奉刘野猪的命治淮南王刘安的狱,抄到了一些奇书。刘安是搞道家的,而且还是喜欢搞化学实验的,据说还鸡犬升天,当然少不了有些神仙家的奇书,神马炼铁成金啊,神马长生不老啊,神马通神役鬼啊,神马白日飞升啊。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少年刘向向往不已,这是当时弥漫于朝野的儒家经学世界之外的世界。

 

好东西当然要与朝廷分享,于是刘向在研究多年之后,把一本叫做《枕中鸿宝苑秘书》的书献给汉宣帝。汉宣帝是帝王之尊,广有四海,所以刘向没有条件做的那些实验,汉宣帝都能做。可做着做着,就觉得不对头,钱是花了不少,黄金却一两也没有炼出来。一怒之下,就把刘向下了狱。为此,他的哥哥刘安民把封地的一半献给朝廷请罪,汉宣帝怒火过去,觉得害人精并非刘向,更应该是那个杀千刀的淮南王,而刘向也的确很有才能,小小年纪,书读得却非常好,这才把他放出来。

 

放出来后,汉宣帝给了刘向一个弃暗投明的机会,让他学习自己一心要立为官学的谷梁春秋。等到刘向二十九岁的时候,汉宣帝搞了一个石渠阁大辩论,刘向成为谷梁方的主力之一,与公羊方进行了一场口水大战,为谷梁春秋顺利立为官学立下大功。

 

因为这场大辩论,刘向成了一名郎官,后来又升成了谏官。可刘向却向皇帝证明了一个真正的异端,是决不会因为从淮南王的神仙之术,转到谷梁春秋就能安分守已的。更何况谏官本来就是提意见的官嘛,所以不安分的刘向再次身陷牢狱之灾。事情是酱子滴。

 

汉宣帝死了之后,那个号称更重视儒术的太子即位之后,却重用弘恭、石显等宦官,闹得老天爷都看不下去,就顺手搞了点灾异,春天有地震,夏天星星乱窜门。研究谷梁春秋,懂灾异的刘向,虽然这时已从谏大夫变成宗正,从提意见的官,变成管家谱的官,也不会坐任不管啊,就和周堪等人提了点意见,结果搞得正直的丞相萧望之下狱自杀,而自己也被废为庶人。时年三十三岁。

 

被废为庶人之后,刘向继续提意见。三十七年那年,又根据那年夏天该热却冷的灾异,上书提意见,惹得那些宫里的残疾人愤恨不已。然后就一直空有着学识渊博的名声,而一直没有得到任用,直到汉元帝驾崩,成帝继位。

 

成帝继位后,汉朝的权柄从宫里的残疾人转到了皇帝的舅舅们。虽然按照天人感应的学说,老天爷仍然是要闹灾异的,而按照刘向的性子,也仍然是要提意见的,一直从四十岁提到七十岁。但皇帝的舅舅们,气量还是比宫里的残疾人稍大一点,也就是让就是让刘向或刘向的儿子仕途方面受点挫折,比如皇帝都打算让刘歆当中常侍,却被大将军王凤否决了——王凤大概不知道多年以后就是这个刘歆却和王家人搞到了一起,可刘向却还算是实现了他的抱负,遍览所有朝廷收藏的书籍,自由的读书,校书,修书,写书,同时还给他的儿子刘歆,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那么刘向的学术成就又有哪些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